熬字的意思和解釋
熬
⺣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71AC CJK 基本漢字
熬字概述
〔熬〕字拚音是(áo,ā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熬〕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敖灬)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熬〕字倉頡碼是GKF,五筆是GQTO,四角碼是5833.4。
〔熬〕字統一碼UNICODE是U+71A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100,UTF8:E786AC。
〔熬〕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熬的意思
熬 áo ㄠˊ
基本解釋
①久煮。~粥。~藥。
②忍受,耐苦支持。煎~。~夜。~煉。
③同“嗷”。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火,敖聲。本義:煎幹;炒幹。
2.同本義。
熬,幹煎也。 《說文》熬,火幹也。以火而幹五穀之類。 《方言七》淳熬。 《禮記 · 內則》設熬。 《周禮 · 小祝》何物中長食?胡麻慢火熬。 王建《隱者居》
熬穀(幹炒過的穀物);熬稃(爆米花)
extract sth. by heating;
3.用小火慢煮。
太宗遣使取熬糖法。 《新唐書 · 摩揭陀傳》
熬粥(慢火煮粥);熬湯(煮物製湯)
stew; boil;
4.忍受;忍耐;堅持。
我心兮煎熬。 《楚辭 · 怨上》二則口渴難熬。 《水滸》
熬不住(忍耐不了);熬不過苦刑。
drag on; hold out;
5.另見 āo。
熬的國語辭典解釋
熬 áo ㄠˊ
詳細解釋
動
1.用小火慢煮、幹煎。
漢 · 揚雄《方言 · 卷七》:“凡以火而幹五穀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熬。”《周禮 · 地官 · 舍人》:“喪紀,共飯米,熬穀。”
熬藥。
2.勉強忍耐。
元 · 無名氏《鴛鴦被 · 第一折》:“熬永夜閑描那花樣子,挨長日頻拈我這繡針兒。”《三國演義 · 第一六回》:“虧得那馬是大宛良馬,熬得痛,走得快。”
熬夜。
熬的兩岸詞典解釋
熬字的翻譯
cook down, to boil; endure
aushalten (schweres, hartes Leben oder Leid); kochen, schmoren, dünsten
faire bouillir, mijoter, souffrir, faire bouillir, endurer
ゴウ い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