燂字的意思和解釋

tán xún qián

⽕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71C2 CJK 基本漢字

⽕ 部

16 畫

12 畫

左右結構

4334125221251112

tán,xún,qián

taam4

9184.6

U+71C2

E78782

FMWJ

OSJF06 OSJH98 OSJH86

燂字概述

〔燂〕字拚音是(tán,xún,qiá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燂〕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火覃)組成。

〔燂〕字倉頡碼是FMWJ,五筆是OSJF06 OSJH98 OSJH86 ,四角碼是9184.6

〔燂〕字統一碼UNICODE是U+71C2,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122,UTF8:E78782

燂的意思

tán ㄊㄢˊ

基本解釋

燒熱:“五日則~湯請浴。”

烤爛:“撟角欲孰於火而無~。”

燂的國語辭典解釋

qián ㄑㄧㄢˊ

詳細解釋

1.燒熱。

《說文解字 · 火部》:“燂,火熱也。”《禮記 · 內則》:“五日則燂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

2.烤熟。

《集韻 · 平聲 · 侵韻》:“燂,火孰物。”《周禮 · 冬官考工記 · 弓人》:“撟角欲孰於火而無燂。”

燂的兩岸詞典解釋

qián ㄑㄧㄢˊ

詳細解釋

1.《書》燒熱。

五日則燂湯請浴,三日具沐其間(《禮記‧內則》)。

2.《書》烤熟;烤爛。‖陸⃝另讀ㄒㄩㄣ′ xún 。

撟角欲孰於火而無燂(《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

燂字的翻譯

smoke, fumes; tobacco, opium; (Cant.) to singe

abflämmen, flämmen (V)​, erhitzen, anwärmen (V)​, flambieren (V, Ess)

chauffer, brûler

セン ゼン シン ジン タン ドン あたため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