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字的意思和解釋
燎
⽕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71CE CJK 基本漢字
燎字概述
〔燎〕字拚音是(liáo,liǎo,lià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燎〕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火尞)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燎〕字倉頡碼是FKCF,五筆是ODUI,四角碼是9489.6。
〔燎〕字統一碼UNICODE是U+71C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134,UTF8:E7878E。
〔燎〕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燎的意思
燎 liáo ㄌㄧㄠˊ
基本解釋
①延燒。~荒。~原烈火。
②燙。~泡。
③照明。
詳細解釋
名詞
◎放在地上的火炬,大火把。
夜未央,庭燎之光。 《詩 · 小雅 · 庭燎》。疏:“庭燎者,樹之於庭,燎之為明,是燭之大者。“火在地曰燎,執之曰燭。 《儀禮 · 士喪禮》注
燎火(火炬);燎炬(火把);燎燭(燭炬)
torch;
動詞
1.燙 。
燎漿泡
scald;
2.另見 liǎo;liào。
燎 liǎo ㄌㄧㄠˇ
基本解釋
◎挨近火而燒焦。把頭發~了。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火,尞( liáo )聲。本義:放火焚燒草木。
2.同本義。
燎,放火也。 《說文》燎,燒田也。 《一切經音義》引《說文》燎,燒也。 《廣雅》若火之燎於原。 《書 · 洛誥》燎京薪。 張衡《西京賦》燎之方揚,寧或滅之? 《詩 · 小雅 · 正月》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向邇,其猶可撲滅? 《書 · 盤庚上》
星火燎原。又指放火燒田除草。如:燎荒;燎野(放火燒田;火燒原野)。泛指延燒;燒燎火(延燒著的火);燎草兒(到祖墳上燒紙)
burn;
3.烤炙,烘幹,烘烤。
疑以火自燎。 《漢書 · 王莽傳》光武對灶燎衣。 《後漢書 · 馮異傳》
roast; scald;
4.被火焰燒焦。
發一燈可燎阿房。 唐 · 杜牧《阿房宮賦》
燎眉(火燒眉毛。比喻情況急迫);燎發;燎毛
singe;
5.用同“憭”。明白;明了。
佼人燎兮。 《詩 · 陳風 · 月出》
燎悟(明了,領悟);燎徹(了解透徹);燎燎(明顯);燎亮(明白)
understand;
6.另見 liáo;liào。
燎 liào ㄌㄧㄠˋ
詳細解釋
動詞
1.照明。
桓公雖不言,若暗夜而燭燎也。 《呂氏春秋 · 精諭》
illuminate;
2.夜獵。
昔有司原氏者,燎獵中野。 《潛夫論》
燎獵
hunt in night;
3.假借為“尞”。燒柴祭天。
及百祀之新燎。 《呂氏春秋 · 季冬》。注:“燎者,積聚柴薪,置璧與牲於上而燎之。升其煙氣。”民所燎矣。 《詩 · 大雅 · 旱麓》。釋文:“柴祭天也。”休之以燎。 《漢書 · 司馬相如傳》。注:“祭天也。”燎祭天,報之義也。 《白虎通 · 封禪》
燎柴(燒柴祭天);燎祭(古代祭祀儀式之一。把玉帛、犧牲放在柴堆上,焚燒祭天);燎燔(燒柴而祭)
burn;
4.另見 liáo;liǎo。
燎的國語辭典解釋
燎 liào ㄌㄧㄠˋ
詳細解釋
名
◎火把、火燭。
《詩經 · 小雅 · 庭燎》:“夜未央,庭燎之光。”漢 · 毛亨 · 傳:“庭燎,大燭。”
動
◎烘烤。
《後漢書 · 卷一七 · 馮異傳》:“異抱薪,鄧禹熱火,光武對灶燎衣。”唐 · 章懷太子 · 注:“燎,炙也。”
形
◎顯明。
《詩經 · 陳風 · 月出》:“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燎字的翻譯
to burn, set afire; to illuminate; a signal lamp
leichter Brandschaden
brûler, embraser, brûler, mettre au feu
リョウ かがり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