爇字的意思和解釋
爇
⺣部 共18畫 上下結構 U+7207 CJK 基本漢字
爇字概述
〔爇〕字拚音是(ruò),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8畫。
〔爇〕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艸熱)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爇〕字倉頡碼是TGIF,五筆是AFWO,四角碼是4433.1。
〔爇〕字統一碼UNICODE是U+7207,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191,UTF8:E78887。
〔爇〕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三級字表中。
爇的意思
爇 ruò ㄖㄨㄛˋ
基本解釋
◎燒:“榮王宮火,延燔三館,焚~殆遍。”
詳細解釋
動詞
1.會意。本義:燒。
2.同本義。
爇,燒也。 《說文》然火曰爇。 《通俗文》爇僖負羈氏。 《左傳 · 僖公二十八年》毋爇五穀。 《淮南子 · 兵略》遂令攻郤氏,且爇之。 《左傳 · 昭公二十七年》問者爇香於鼎,再拜。 《聊齋誌異 · 促織》
爇燒(燃燒);爇薪(用為家貧而好學的典故);爇客(指自稱能用丹頭把鐵點成金子的人)
burn;
3.烘烤 。
爇雞(烤雞。後用以計謀破敵之典)
toast;
爇的兩岸詞典解釋
爇字的翻譯
burn
brennen, verheizen , erhitzen, Brunst (S), brennen, verheizen
brûlure, chaleur, chaleur, brûler
ネツ ゼツ ネチ ゼイ ネイ や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