牘字的意思和解釋
牘
⽚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7258 CJK 基本漢字
牘字概述
〔牘〕字拚音是(dú),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9畫。
〔牘〕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片賣)組成。
〔牘〕字倉頡碼是LLGWC,五筆是THGM,四角碼是2408.6。
〔牘〕字統一碼UNICODE是U+7258,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272,UTF8:E78998。
牘的國語辭典解釋
牘 dú ㄉㄨˊ
詳細解釋
名
1.古代用以書寫文字的木片。
《漢書 · 卷六三 · 武五子傳 · 廣陵厲王劉胥傳》:“佩玉環,簪筆持牘趨謁。”唐 · 顏師古 · 注:“犢,木簡也。”南朝梁 · 劉勰《文心雕龍 · 神思》:“子建援牘如口誦,仲宣舉筆似宿構。”
簡牘。
2.文書、書籍。
《後漢書 · 卷六二 · 荀淑傳》:“所見篇牘,一覽多能誦記。”
文牘、連篇累牘。
3.信劄。
《儒林外史 · 第三三回》:“小姪菲才寡學,大人誤采虛名,恐其有玷薦牘。”
尺牘。
牘的兩岸詞典解釋
牘字的翻譯
writing tablet; documents, books
tablettes à écrire, lettre
トク ドク ふ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