牼字的意思和解釋

kēng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727C CJK 基本漢字

⽜ 部

11 畫

7 畫

左右結構

31211555121

kēng

hang1

2151.1

U+727C

E789BC

HQMVM

TGVA06 CGVA98 TRGA86

𰠲

牼字概述

〔牼〕字拚音是(kē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牼〕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牜巠)組成。

〔牼〕字倉頡碼是HQMVM,五筆是TGVA06 CGVA98 TRGA86 ,四角碼是2151.1

〔牼〕字統一碼UNICODE是U+727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308,UTF8:E789BC

牼的意思

kēng ㄎㄥ

基本解釋

牛脛骨。

古通“”,頸長。

詳細解釋

名詞

牛膝下的直骨,即牛脛骨 牼,牛膝下骨也。從牛,坙聲。人曰脛,牛牼。——《說文》

shin bone of cows;

牼的國語辭典解釋

kēng ㄎㄥ

詳細解釋

牛脛骨,即牛膝下的骨頭。

《說文解字 · 牛部》:“牼,牛膝下骨也。”清 · 黃景仁《平定兩金川大功告成恭紀》:“斜攻閑開窮支撐,迎刃桀解無堅牼。”

牼的兩岸詞典解釋

kēng ㄎㄥ

詳細解釋

《書》牛膝蓋以下的骨頭。

斜攻閑開窮支撐,迎刃桀解無堅牼(清‧黃景仁《平定兩金川大功告成恭紀詩》)。

牼字的翻譯

ox shank, person's name

コウ カン ケイ キョウ ケ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