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字的意思和解釋
狎
⺨部 共8畫 左右結構 U+72CE CJK 基本漢字
狎字概述
〔狎〕字拚音是(xiá),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狎〕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犭甲)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狎〕字倉頡碼是KHWL,五筆是QTLH,四角碼是4625.0。
〔狎〕字統一碼UNICODE是U+72C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390,UTF8:E78B8E。
〔狎〕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狎的意思
狎 xiá ㄒㄧㄚˊ
基本解釋
①親近而態度不莊重。~侮。~弄。~昵。~客(嫖客)。
②習慣。
③更替。
④擁擠。車騎並~。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犬,甲聲。從犬,犬善與人玩耍。本義:馴犬。
2.同本義。
狎,犬可習也。 《說文》故欲以刑罰慈民,辟其猶以鞭狎狗也,雖久弗親矣。 《新書》
tame;
3.馴養。
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 《韓非子》馴烏逐飯磬,狎獸繞禪林。 南朝陳 · 沈炯詩
狎獸(馴順之獸)
domesticate;
4.親昵,親近而不莊重。
稍近,益狎。 唐 · 柳宗元《三戒》而狎風雨。 宋 · 蘇軾《教戰守》自此狎媟無間。 清 ·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狎而不甘問焉。 清 · 劉開《問說》
狎遊(嬉戲親昵);狎浪(淫穢放浪);狎侮(輕慢;侮辱);狎熟(親昵、熟悉);狎慢(親熱輕慢);狎媟(親昵而近於放蕩);狎笑(親昵嬉笑)
be improperly familiar with;
5.親近;接近。
狎習於亂而容於治,故鄭人不能歸。 《韓非子 · 南麵》見齊衰者,雖狎,必變。 《論語 · 鄉黨》
狎弄(親近戲弄);狎近(親近);狎異(親近異常)
be close to;
6.不重視或不注意。
禮,君不使無恥,不近刑人,不狎敵,不邇怨。 《穀梁傳 · 襄公二十九年》
狎侮(輕視;忽視);狎敵(輕敵);狎視
disregard;
7.交替。
自無令王,諸侯逐進,狎主齊盟,其又可壹乎? 《左傳 · 昭公元年》。杜預注:“強弱無常,故更主盟。”
狎主(交替主持)
alternate;
狎的國語辭典解釋
狎 xiá ㄒㄧㄚˊ
詳細解釋
動
1.親近。
《禮記 · 曲禮上》:“賢者,狎而敬之,畏而愛之。”
狎昵。
2.熟習、習慣。
《國語 · 周語中》:“未狎君政,故未承命。”宋 · 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五首之四:“吳兒生長狎濤㴋,冒利輕生不自憐。”
3.輕慢、輕忽。
《左傳 · 昭公二十年》:“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論語 · 季氏》:“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狎侮。
4.戲弄、嬉戲。
《左傳 · 襄公六年》:“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唐 · 柳宗元《三戒 · 臨江之麋》:“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
狎妓。
狎的兩岸詞典解釋
狎 xiá ㄒㄧㄚˊ
詳細解釋
1.《書》親近;親暱。
狎近、狎信、相狎。
2.《書》熟悉;習慣。
未狎君政,故未承命(《國語‧周語中》)。
3.《書》輕佻;玩弄。
狎語、狎妓。
4.《書》輕慢;輕忽。
狎侮、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左傳‧昭公二十年》)。
狎字的翻譯
be familiar with; disrespect
frivol (Adj), sich Vertraulichkeiten leisten
habitué, mépriser
コウ ゴウ あなどる なれ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