猘字的意思和解釋
猘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7318 CJK 基本漢字
猘字概述
〔猘〕字拚音是(zh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猘〕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犭製)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猘〕字倉頡碼是KHHBN,五筆是QTRJ06 QTTJ98 QTRJ86 ,四角碼是4220.0。
〔猘〕字統一碼UNICODE是U+7318,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464,UTF8:E78C98。
猘的意思
猘 zhì ㄓˋ
基本解釋
①狂犬,瘋狗:“夫~噬固能傷人,而豺聲亦當自斃。”
②瘋狂的:“狂馬不觸木,~狗不自投於水。”
③凶猛;勇猛。凶~。“曹公聞策平定江南,意甚難之,常呼‘~兒難與爭鋒也。’”
詳細解釋
名詞
◎狂犬,猛犬。比喻暴狂之徒。
唯東有猘,唯西有虺。顛覆朋鄰,我餘有幾! 唐 · 韓愈《祭馬仆射文》
猘子(小瘋狗。喻指勇猛的少年)
mad dog;
形容詞
1.[狗] 瘋狂。
見有猘狗,齧人百節,肌肉散落,流血蔽地。 唐 · 戴君孚《廣異記》
猘犬(猘狗。瘋狗)
(of dog)becomes mad;
2.凶猛的樣子 。
猘狂(猖狂);猘兒(指三國吳孫策。亦喻年少勇猛的人)
fierce;
猘的國語辭典解釋
猘字的翻譯
fierce dog; furious, frenzied
chien méchant
ケイ セイ あら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