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字的意思和解釋

měng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731B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1 畫

8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35352125221

měng

maang5

4721.7

U+731B

E78C9B

KHNDT

QTBL

猛字概述

〔猛〕字拚音是(mě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猛〕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犭孟)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猛〕字倉頡碼是KHNDT,五筆是QTBL,四角碼是4721.7

〔猛〕字統一碼UNICODE是U+731B,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467,UTF8:E78C9B

〔猛〕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猛的意思

měng ㄇㄥˇ

基本解釋

氣勢大,力量大。~將。~士。~烈。勇~。

忽然,突然。~然。~省( xǐng )(亦作“猛醒”)。~可(突然,陡然)。~不防。

嚴厲。寬以濟~。

凶暴。苛政~於虎。~禽。~獸。~戾。~悍。

古哺乳動物,長毛的象。~獁。

詳細解釋

名詞

(形聲。從犬,孟聲。本義:健壯的狗) 同本義。

,健犬也。 《說文》獸。 《孟子》虞趪趪。 張衡《西京賦》。注:“怒也。”

大猛(大狗)

strong dog;

形容詞

1.凶惡可怕。

公之狗甚 《韓詩外傳》粗厲起。 《禮記 · 樂記》苛政於虎。 唐 · 柳宗元《捕蛇者說》獸奇鬼。 宋 · 蘇軾《石鍾山記》

猛利(猶凶暴);猛戾(凶暴乖張);猛急(猶暴躁);猛暴(凶殘暴戾)

fierce; ferocious; violent;

2.勇猛;威猛。

威而不 《論語》便捷鷙。 清 · 徐珂《清稗類鈔 · 戰事類》將統兵。 《資治通鑒 · 赤壁之戰》雄發指危冠,氣衝長纓。 陶潛《詠荊軻》

猛進(勇猛精進);猛決(勇猛果決);猛勇(威猛勇敢);猛氣(勇猛的氣勢和氣概)

valiant;

3.嚴厲 。

猛法(嚴酷的法令);猛峻(嚴峻);猛厲(嚴厲剛烈;嚴酷,嚴厲)

severe;

4.猛烈(強烈;剛烈)。

火烈風 《資治通鑒》浪若奔。 吳均《與朱元思書》

猛火(猛烈燃燒的火);猛迅(猛烈而迅速);凶猛(凶惡強大)

fierce; violent; vigorous;

副詞

1.忽然,突然。

[荀]彧省曰:“吾兒忘卻!” 《三國演義》

猛不乍(突然);猛古丁(突然);猛可(突然);猛生,猛乍(突然)

suddenly;

2.非常,甚。

閱史披圖,欲追謨於賢聖;宵衣旰食,每勤顧問於臣鄰。 明 · 陳汝元《金蓮記》

very;

猛的國語辭典解釋

měng ㄇㄥˇ

詳細解釋

1.勇敢、勇武。

漢 · 高祖《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勇猛、威猛。

2.凶惡、凶暴。

凶猛、猛虎、猛獸。

3.劇烈、強烈。

唐 · 皮日休《桃花賦》:“狂風猛雨,一陣紅去。”

猛烈、藥性很猛。

1.急遽、急速。

突飛猛進。

2.忽然、突然。

元 · 鄭廷玉《忍字記 · 第一折》:“我若是前街上猛撞見,若是後巷裏廝逢著。”《醒世恒言 · 卷四 · 灌園叟晚逢仙女》:“玉人盡日懨懨地,猛被笙歌驚破睡。”

猛然回頭。

姓。如春秋時宋有猛獲。

猛的兩岸詞典解釋

měng ㄇㄥˇ

詳細解釋

1.凶暴;凶猛。

猛虎、苛政猛於虎。

2.力量大;勇猛。

猛士、猛男。

3.(把力氣)集中突然使出來。

猛著勁兒往前衝。

4.表示情況來得迅速而劇烈,出乎意料,相當於“突然”、“忽然”。

物價猛漲、利潤猛增。

5.《口》表示動作行為急劇、強烈;拚命地;盡興地。

猛打猛衝、猛吃海喝。

6.姓。

猛字的翻譯

violent, savage, cruel; bold

plötzlich, unerwartet, schlagartig, jäh, abrupt (Adj)​, wild, heftig, kräftig, wuchtig, ungestüm (Adj)​, Meng (Eig, Fam)

soudain, brusquement, violent, féroce

モウ ミョウ ボウ たけ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