猲字的意思和解釋

xiē hài

⺨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7332 CJK 基本漢字

⺨ 部

12 畫

9 畫

左右結構

353251135345

xiē,hè,gé,hài

hit3

4622.7

U+7332

E78CB2

KHAPV

QTJN

猲字概述

〔猲〕字拚音是(xiē,hè,gé,hà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猲〕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犭曷)組成。

〔猲〕字倉頡碼是KHAPV,五筆是QTJN,四角碼是4622.7

〔猲〕字統一碼UNICODE是U+7332,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490,UTF8:E78CB2

猲的意思

xiē ㄒㄧㄝ

基本解釋

〔~獢( xiāo )〕一種短嘴的獵狗。

詳細解釋

名詞

1.短嘴的狗 。

猲猲(一種短嘴的獵狗)

short-mouth dog;

2.另見 hè。

hè ㄏㄜˋ

基本解釋

古通“”,恐嚇,嚇唬。

詳細解釋

動詞

1.通“”。威脅;嚇唬。

良民。 《漢書 · 王莽傳》

恐猲(恐嚇)

frighten;

2.另見 xiē。

gé ㄍㄜˊ

基本解釋

〔~狚〕巨大的狼。

hài ㄏㄞˋ

基本解釋

狗的氣味。

猲的國語辭典解釋

xiē ㄒㄧㄝ

詳細解釋

猲獢:一種短嘴的獵狗。

《爾雅 · 釋畜》:“(犬)長喙,獫;短喙,猲獢。”宋 · 邢昺 · 疏:“犬長口者名獫,短口者名猲獢。”

hè ㄏㄜˋ

詳細解釋

1.恐懼、害怕。

《戰國策 · 秦策一》:“秦雖欲深入,則狼顧,恐韓、魏之議其後也。是故恫疑虛猲,高躍而不敢進。”

2.威嚇、恐嚇。

《漢書 · 卷一五 · 王子侯表上》:“坐縛家吏恐猲受賕,棄市。”唐 · 顏師古 · 注:“猲謂以威力脅人也。”

猲的兩岸詞典解釋

xiē ㄒㄧㄝ

詳細解釋

參見【猲獢】。

hè ㄏㄜˋ

詳細解釋

《書》恐嚇;嚇唬。

是故橫人日夜務以秦權恐猲諸侯,以求割地(《戰國策‧卷十九‧趙策二》)。

猲字的翻譯

smoke or flames from fire; roast

beängstigt, eingeschüchtert (Adj)

terrifié, effrayé, apeuré, chien à petit museau

ケツ カツ キョウ ケチ コウ カチ カ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