猸字的意思和解釋

méi

⺨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7338 CJK 基本漢字

通用字

⺨ 部

12 畫

9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353521325111

méi

mei4

4726

U+7338

E78CB8

KHAHU

QTNH

猸字概述

〔猸〕字拚音是(méi),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猸〕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犭眉)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猸〕字倉頡碼是KHAHU,五筆是QTNH,四角碼是4726

〔猸〕字統一碼UNICODE是U+7338,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496,UTF8:E78CB8

猸的意思

méi ㄇㄟˊ

基本解釋

〔~子〕哺乳動物,體長三十餘厘米,毛灰黃色,生活在水邊,毛皮珍貴。

詳細解釋

名詞

即“猸子”,“鼬獾”的別稱。亦稱“山獾”、“白猸” 。一種哺乳動物,毛灰黃色,毛皮珍貴。

ferret-badger;

猸字的翻譯

a ferret-badger (genus Melogale)

ビ 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