猺字的意思和解釋
猺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733A CJK 基本漢字
猺字概述
〔猺〕字拚音是(yá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猺〕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犭䍃)組成。
〔猺〕字倉頡碼是MGBME,五筆是QTEM06 QTEB98 QTEM86 ,四角碼是4727.2。
〔猺〕字統一碼UNICODE是U+733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498,UTF8:E78CBA。
〔猺〕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三級字表中。
猺的意思
猺 yáo ㄧㄠˊ
基本解釋
①〔青~〕哺乳動物,大小像貓,四肢較短,體背灰棕色,棲息山林中,吃穀物、果實等,肉味鮮美,毛皮可以做衣物。亦稱“果子狸”、“花麵狸”。
②〔黃~〕即“青鼬”,哺乳動物,體長圓形,四肢短,耳朵大,棲息樹林中,捕食鼠、鳥等,毛皮可做衣服。
詳細解釋
名詞
◎獸名 。哺乳動物,毛皮可製衣服。
“黃猺”“青猺”
beast;
猺的國語辭典解釋
猺 yáo ㄧㄠˊ
詳細解釋
名
1.一種野獸。
《集韻 · 平聲 · 宵韻》:“猺,獸名。”
2.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多分布於大陸地區湖南、兩廣及雲南、四川、貴州等相鄰的大山窮穀之中。也作“傜族”、“瑤族”。
猺的兩岸詞典解釋
猺字的翻譯
jackal; name of a tribe
ヨ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