猼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733C CJK 基本漢字

⺨ 部

13 畫

10 畫

左右結構

3531251124124

bó,pò

bok3

4324.6

U+733C

E78CBC

MGDMQ

QTGF06 QTSF98 QTGF86

猼字概述

〔猼〕字拚音是(bó,pò),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猼〕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犭尃)組成。

〔猼〕字倉頡碼是MGDMQ,五筆是QTGF06 QTSF98 QTGF86 ,四角碼是4324.6

〔猼〕字統一碼UNICODE是U+733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500,UTF8:E78CBC

猼的意思

bó ㄅㄛˊ

基本解釋

古書上說的一種狗。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怪獸,像人而有翅膀。

pò ㄆㄛˋ

基本解釋

〔~且( jū )〕荷。一說是芭蕉。

猼的國語辭典解釋

bó ㄅㄛˊ

詳細解釋

1.古時的一種狗。

《廣韻 · 入聲 · 鐸韻》:“猼,犬名。”

2.傳說中的野獸。

《集韻 · 入聲 · 鐸韻》:“猼,獸名;似人有翼。”

páo ㄆㄠˊ

詳細解釋

參見“猼且”條。

猼的兩岸詞典解釋

bó ㄅㄛˊ

詳細解釋

1.古書上指一種犬類。

2.傳說中的一種怪獸。

猼字的翻譯

ハク ホ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