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字的意思和解釋

yuán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733F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3 畫

10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3531212513534

yuán

jyun4

4423.2

U+733F

E78CBF

KHGRV

QTFE

猿字概述

〔猿〕字拚音是(yuá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猿〕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犭袁)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猿〕字倉頡碼是KHGRV,五筆是QTFE,四角碼是4423.2

〔猿〕字統一碼UNICODE是U+733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503,UTF8:E78CBF

〔猿〕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猿的意思

yuán ㄩㄢˊ

基本解釋

哺乳動物,與猴相似,比猴大,頰下沒有囊,沒有尾巴,猩猩、大猩猩、長臂猿等都是。~猴。~人。

詳細解釋

名詞

(形聲。從犬,袁聲。猿似犬,故從犬。本義:靈長類動物,形態與猴相似) 同本義。

蝯善援,禺屬。 《說文》。通常寫作“猨、猿”。貉逾汶則死。 《考工記 · 總目》。注:“貉或為猨。謂善緣木之猨也。”毋教猱升木。 《詩 · 小雅 · 角弓》。傳:“猱,猨屬。”狙之便自山林來。 《莊子 · 天地》之所以壽者,好引其末,是故氣四越。 漢 · 董仲舒《春秋繁露》

猿猴獻果(指將人的四肢在胸前捆在一起的姿勢);猿狖(猿猴);猿眩(猿臨懸崖而目眩。極言險峻);猿臂(臂長如猿,運用自如,亦比喻攻守自如的作戰形勢)

ape;

猿的國語辭典解釋

yuán ㄩㄢˊ

詳細解釋

靈長目猿科動物的泛稱。與猴同類,惟頰下無囊,無尾,臀無堅皮。形似人,能坐能立,性聰慧,善於模倣,多生活於森林中。種類繁多,如長臂猿、黑猩猩等。

猿的兩岸詞典解釋

yuán ㄩㄢˊ

詳細解釋

哺乳動物名。形體比猴大,沒有尾巴和頰囊。主要生活在森林中。種類很多,包括黑猩猩、長臂猿等。

猿字的翻譯

ape

Affe, Menschenaffe (S, Bio)

エン オン さ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