珽字的意思和解釋
珽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73FD CJK 基本漢字
珽字概述
〔珽〕字拚音是(tǐ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珽〕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𤣩廷)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珽〕字倉頡碼是MGNKG,五筆是GTFP,四角碼是1214.1。
〔珽〕字統一碼UNICODE是U+73F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693,UTF8:E78FBD。
〔珽〕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三級字表中。
珽的意思
珽 tǐng ㄊㄧㄥˇ
基本解釋
◎玉笏。
詳細解釋
名詞
◎大圭。古代天子所持的玉笏,其形製因時而異 珽,大圭,長三尺。抒上,終葵首。——《說文》天子搢珽方正於天下也。即考工玉人之大圭。——《禮記·玉藻》
jade tablet;
珽的國語辭典解釋
珽 tǐng ㄊㄧㄥˇ
詳細解釋
名
◎大圭。古代天子上朝所執的玉版。
《說文解字 · 玉部》:“珽,大圭。長三尺,抒上,終葵首。”《資治通鑒 · 卷一七一 · 陳紀五 · 宣帝太建四年》:“護既入,如帝所戒讀酒誥;未畢,帝以玉珽自後擊之,護踣於地。”
珽的兩岸詞典解釋
珽字的翻譯
jade tablet
Zepter (S)
テイ チョ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