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字的意思和解釋
理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7406 CJK 基本漢字
理字概述
〔理〕字拚音是(lǐ),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理〕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𤣩裏)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理〕字倉頡碼是MGWG,五筆是GJFG,四角碼是1611.4。
〔理〕字統一碼UNICODE是U+740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702,UTF8:E79086。
〔理〕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理的意思
理 lǐ ㄌㄧˇ
基本解釋
①物質本身的紋路、層次,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心~。肌~。條~。事~。
②事物的規律,是非得失的標準,根據。~由。~性。~智。~論。~喻。~解。~想。道~。~直氣壯。
③自然科學,有時特指“物理學”~科,數~化。~療。
④按事物本身的規律或依據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加工、處置。~財。~事。管~。自~。修~。總~。
⑤對別人的言行作出反應。~睬。答~。
⑥古代指獄官、法官。
⑦姓。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玉,裏聲。本義:加工雕琢玉石。
2.同本義。
理,治玉也。順玉之文而剖析之。 《說文》理者,成物之文也。長短大小、方圓堅脆、輕重白黑之謂理。 《韓非子 · 解老》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遂命曰:“ 和氏之璧。” 《韓非子 · 和氏》鄭人謂玉未理者璞。 《戰國策 · 秦策三》
carve and polish;
3.治理;管理。
不可勝理。 《戰國策 · 秦策一》聖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 《呂氏春秋 · 勸學》夫能理三苗。 《淮南子 · 原道》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諸葛亮《出師表》貧困如故時,始複上街頭理其故業。 黃宗羲《柳敬亭傳》為天下理財。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理事自若。 《後漢書 · 卓茂傳》
當家理事;理官(治理獄訟的官員);理民(治理人民);理國(治理國家)
administer;
4.整理,使有條理、有秩序。
分繭理絲。 《晉書 · 左芬傳》當戶理紅妝。 《樂府詩集 · 木蘭詩》
put in order;
5.又。
當窗理雲鬢。
理妝(整理妝飾);理絲(抽理蠶絲);理鬢(梳理鬢發);理順。
6.處理,辦理 。
料理(辦理;處理);理七(舊俗人死後每七日齋供一次,凡七次,共四十九日而止);理獄(處理訟事)
treat; handle;
7.溫習;熟習。
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 《古詩十九首》
理書(溫習功課);理樂(練習演奏樂曲);理曲(練習歌曲)
review; revise;
8.奏起 。
理音(彈奏音樂);理絲(彈奏弦樂);理樂(奏樂)
play;
9.區分;辨別。
理道之遠近而致貢。 《荀子 · 王製》
理音(辨別聲音)
distinguish;
10.理睬,理會。
隻顧玩笑,並不理他。 《紅樓夢》
不理(不聞不問);理值(理睬);理識(猶理睬)
pay attention to; notice of;
11.申訴;辨白 。
理訴(申訴);理說(申辨是非);理辨(申辨)
appeal;
12.修繕 。
理葺(修理,修補);理楫(修理船槳)
repair;
13.操理。
始複上街頭理其故業。 清 · 黃宗羲《柳敬亭傳》
manage;
名詞
1.紋理;條理。
井井兮有其理也。 《荀子 · 儒效》璧襲無理。 《淮南子 · 覽冥》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 《說文解字 · 敘》圭形石質,蒼色膩理。 劉禹錫《砥石賦》
理比(紋理相次);理路(紋理,紋路)
veins; grain;
2.法律;司法官。
弦子旗為理。 管子·小匡》遂下於理。 漢 · 司馬遷《報任安書》
理刑廳(理刑官員)
law; judge; justice;
3.道理,義理。
井井兮其有理也。 《荀子 · 儒效》惡積禍盈,理至焦爛。 南朝梁 · 丘遲《與陳伯之書》勢不同而理同。 柳宗元《送薛存義序》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者也。 《莊子 · 秋水》理實如兄言。 《玉台新詠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天下之理得矣。 宋 ·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驗之以理。 《呂氏春秋 · 慎行論》理無專在。 清 · 劉開《問說》
reason;
4.又。
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無理(沒有道理);在理(合乎道理);理致(義理情致,思想情趣);理窟(義理會聚處;道理深奧處);理順(道理順當;理由正當)
5.事理 。
理趣(事理的旨趣)
reason;
6.使者。
行理之命,無月不至。 《左傳 · 昭公十三年》。注:“行理,使人通聘問者。”
emissary; envoy; messenger;
7.媒人。
吾令蹇修以為理。 《楚辭 · 屈原 · 離騷》
matchmaker;
8.自然科學與物質世界和其現象有關的這種知識 。
理工科。
natural science;
9.物理學 。
數理化。
physics;
10.通“吏”。獄官。
孟秋之月:命理瞻傷。 《禮記 · 月令》李離者, 晉文公之理也。 《史記 · 循吏列傳》
prison officer; jailer; warder;
形容詞
◎治理得很好 本事不理。——《荀子·天論》運極則化,理亂相承。——《後漢書·蔡邕傳》一切治理,威名流聞。——《漢書·趙尹韓張兩王傳》
orderly;
理的國語辭典解釋
理 lǐ ㄌㄧˇ
詳細解釋
動
1.雕琢玉石。
《韓非子 · 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戰國策 · 秦策三》:“鄭人謂玉,未理者璞。”
2.修整、整治、使整齊。
整理、治理、理家、管理。
3.辦事、處置。
辦理、處理、代理。
4.對別人的言行有所反應。
答理、理會、不理不睬。
5.溫習、熟習。
明 · 無名氏《鬧銅台 · 楔子》:“英雄貫滿東京府,曾理兵書習六韜。”
書不理不熟。
名
1.條紋、紋路。
唐 · 段成式《酉陽雜俎 · 卷一〇 · 物異》:“建城縣出燃石,色黃理疏,以水灌之則熱,安鼎其上,可以炊也。”
肌理、紋理。
2.事物的規律、意旨。
天理、公理、真理、義理、定理。
3.順序、層次。
《荀子 · 儒效》:“井井兮有理也。”
有條有理。
4.物理學科或自然學科。
理化、理工。
5.姓。如殷商時代有理征。
理的兩岸詞典解釋
理 lǐ ㄌㄧˇ
詳細解釋
1.《書》治玉,加工玉石。
理璞成璧、理璞治玉。
2.治理;管理;料理。
日理萬機、理財、理事。
3.理睬;答理。
置之不理、他們倆誰也不理誰。
4.整頓;梳理。
把思路理一理、理發、調理、整理。
5.玉石的紋路;泛指物質組織的條紋。
紋理、肌理。
6.事物的規律;法則。
理所當然、理由、推理、道理。
7.指自然科學;特指物理學。
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屬理科、數理化。
8.姓。
理字的翻譯
reason, logic; manage
Recht, Naturwissenschaft (S), sich kümmern, verwalten (V), Li (Eig, Fam)
gérer, mettre en ordre, ranger, raison, logique, vérité, science, texture, faire cas de
リ おさまる おさめる ことわり さとる す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