瑒字的意思和解釋

chàng yáng dàng

⺩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7452 CJK 基本漢字

⺩ 部

13 畫

9 畫

左右結構

1121251113533

chàng,yáng,dàng

coeng3

1612.7

U+7452

E79192

MGNBK

GJGR

瑒字概述

〔瑒〕字拚音是(chàng,yáng,dà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瑒〕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𤣩昜)組成。

〔瑒〕字倉頡碼是MGNBK,五筆是GJGR,四角碼是1612.7

〔瑒〕字統一碼UNICODE是U+7452,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778,UTF8:E79192

瑒的意思

yáng ㄧㄤˊ

基本解釋

均見“”。

詳細解釋

名詞

1.古時祭祀用的一種圭。

,祀天玉也。 明 · 楊慎《玉名詁》

name of a jade;

2.另見 chàng。

瑒的國語辭典解釋

chàng ㄔㄤˋ

詳細解釋

古代祭祀宗廟時,用以灌地降神的一種禮器。圭長尺二寸而帶有瓚。

《說文解字 · 玉部》:“瑒,圭尺二寸,有瓚,以祠宗廟者也。”

yáng ㄧㄤˊ

詳細解釋

(一)之又音。

瑒的兩岸詞典解釋

chàng ㄔㄤˋ

詳細解釋

古代祭祀用的一種酒器。

yáng ㄧㄤˊ

詳細解釋

人名。應瑒,三國時魏人,建安七子之一。

瑒字的翻譯

a kind of jade

チョウ ヨウ トウ ドウ ジョ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