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字的意思和解釋

huò

⽠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74E0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1 畫

6 畫

左右結構

13411533544

hù,hú,huò,gū

wu6

4223.0

U+74E0

E793A0

KSHVO

DFNY

瓠字概述

〔瓠〕字拚音是(hù,hú,huò,g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瓠〕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誇瓜)組成。

〔瓠〕字倉頡碼是KSHVO,五筆是DFNY,四角碼是4223.0

〔瓠〕字統一碼UNICODE是U+74E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29920,UTF8:E793A0

〔瓠〕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瓠的意思

hù ㄏㄨˋ

基本解釋

〔~子〕a。一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夏天開白花,果實長圓形,嫩時可食;b。這種植物的果實。

詳細解釋

名詞

形聲。從瓜,誇聲。本義:瓠瓜) 同本義 。一年生草本植物,爬蔓,夏開白花,果實長圓形,嫩時可吃。

瓠齒(整齊、潔白的牙齒);瓠肥(又白又胖);瓠脯(幹菜的一種。即瓠子幹);瓠犀(瓠瓜的子。因排列整齊,色澤潔白,所以常用來比喻美人的牙齒。也作瓠棲。

Makino bottle gourd;

hú ㄏㄨˊ

基本解釋

瓦壺。

huò ㄏㄨㄛˋ

基本解釋

〔~落〕大;空闊。

瓠的國語辭典解釋

hù ㄏㄨˋ

詳細解釋

1.植物名。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性草本。葉互生,呈掌狀或菱狀心髒形。卷須分歧。夏日葉腋生白色單性花,雌雄同株。果實圓長,表麵有毛,可食,亦可曬幹貯藏。

2.姓。如戰國時楚國有瓠巴。

瓠的兩岸詞典解釋

hù ㄏㄨˋ

詳細解釋

1.植物名。一年生蔓性草本。葉心形,花白色。果實也叫瓠,長圓形,表麵綠色,果肉白色,可食,亦可曬幹貯藏。

2.姓。

瓠字的翻譯

bottle gourd; calabash; pot

Flaschenkürbis, Kalebasse [auch 葫 蘆, lat. Allium scorodoprasum ] (S, Agrar)​, Hu (Eig, Fam)

Calebasse

コ カク ゴ ワク ひさご ふく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