疰字的意思和解釋

zhù

⽧部 共10畫 半包圍結構 U+75B0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5 畫

半包圍結構

形聲字

4134141121

zhù

zyu3

0011.4

U+75B0

E796B0

KYG

UYGD

疰字概述

〔疰〕字拚音是(zhù),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疰〕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主)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疰〕字倉頡碼是KYG,五筆是UYGD,四角碼是0011.4

〔疰〕字統一碼UNICODE是U+75B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128,UTF8:E796B0

〔疰〕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疰的意思

zhù ㄓㄨˋ

基本解釋

〔~夏〕a.中醫指發於夏令的季節性疾病,症狀是微熱食少,身倦肢軟,漸見消瘦;b.方言,苦夏。

詳細解釋

名詞

有灌注和久住之意,多指具有傳染性和病程長的慢性病,主要指勞瘵 。

疰忤(中醫病名。猶中惡);疰夏(中醫學名詞。通常指夏季身倦、體熱、食少等症狀)

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

疰的國語辭典解釋

zhù ㄓㄨˋ

詳細解釋

具傳染性的慢性疾病。

《南史 · 卷七四 · 孝義傳 · 韓懷明傳》:“母患屍疰,每發輒危殆。”

疰的兩岸詞典解釋

zhù ㄓㄨˋ

詳細解釋

《書》慢性的傳染病。

母患屍疰,每發輒危殆(《南史‧卷七十四‧孝義列傳下‧韓懷明》)。

疰字的翻譯

summer-time disease

シ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