疹字的意思和解釋
疹
⽧部 共10畫 半包圍結構 U+75B9 CJK 基本漢字
疹字概述
〔疹〕字拚音是(zhěn,chè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疹〕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㐱)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疹〕字倉頡碼是KOHH,五筆是UWEE,四角碼是0012.2。
〔疹〕字統一碼UNICODE是U+75B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137,UTF8:E796B9。
〔疹〕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疹的意思
疹 zhěn ㄓㄣˇ
基本解釋
◎皮膚上起的小顆粒,通常是紅色,多由皮膚表層發炎浸潤而起。濕~。麻~(亦稱“疹子”)。風~。丘~。皰~。
詳細解釋
1.皮膚上起的紅色小疙瘩。也指痘瘡 。
濕疹,瘙疹,瘟疹;疹粟(肌膚因受寒而起如粟一般的疹粒);疹子(麻疹)
rash;
2.病。
遂動舊疹,纏綿經月。 《洛陽伽藍記》
disease;
疹的國語辭典解釋
疹 zhěn ㄓㄣˇ
詳細解釋
名
1.皮膚上起的紅色小顆粒。
明 · 方孝孺《指喻》:“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
濕疹、藥疹。
2.疾病。
《國語 · 越語上》:“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宦其子。”
疹的兩岸詞典解釋
疹字的翻譯
measles; rash; fever
éruption
シン デツ ネチ キン チン はし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