痄字的意思和解釋

zhà

⽧部 共10畫 半包圍結構 U+75C4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5 畫

半包圍結構

形聲字

4134131211

zhà

zaa3

0011.1

U+75C4

E79784

KHS

UTHF

𤶙

痄字概述

〔痄〕字拚音是(zhà),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痄〕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乍)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痄〕字倉頡碼是KHS,五筆是UTHF,四角碼是0011.1

〔痄〕字統一碼UNICODE是U+75C4,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148,UTF8:E79784

〔痄〕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痄的意思

zhà ㄓㄚˋ

基本解釋

〔~腮〕一種傳染病,耳朵下麵腫脹疼痛,病原體是一種濾過性病毒。亦稱“流行性腮腺炎”(“ 腮”讀輕聲)。

〔~疨〕a.病甚;b.創口不愈合。

痄的國語辭典解釋

zhà ㄓㄚˋ

詳細解釋

參見“痄腮”條。

痄的兩岸詞典解釋

zhà ㄓㄚˋ

詳細解釋

參見【痄腮】。

痄字的翻譯

scrofulous swellings and sores, mumps

Mumps, Ziegenpeter (S)

サ シャ ジ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