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字的意思和解釋

bìng

⽧部 共10畫 半包圍結構 U+75C5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5 畫

半包圍結構

形聲字

4134112534

bìng

beng6

0012.7

U+75C5

E79785

KMOB

UGMW

病字概述

〔病〕字拚音是(bì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病〕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丙)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病〕字倉頡碼是KMOB,五筆是UGMW,四角碼是0012.7

〔病〕字統一碼UNICODE是U+75C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149,UTF8:E79785

〔病〕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病的意思

bìng ㄅㄧㄥˋ

基本解釋

生物體發生不健康的現象。疾~。~症。~例。~痛。~情。~源。~愈。~變。~危。~逝。~榻。~殘。

缺點,錯誤。語~。通~。弊~。

損害,禍害。禍國~民。

不滿,責備。詬~。

煩躁,擔憂:“鄭人~之”。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疒形丙聲。本義:上古時指重病。

2.同本義。

,疾加也。 《說文》外內皆埽。 《儀禮 · 既夕禮》。注:“疾甚曰病。”坎為心 《易 · 說卦》而立之。 《左傳 · 襄公十九年》故得寢衽,畏懼鬼至。 王充《論衡 · 訂鬼》與死人同者,不可生也。 《韓非子 · 孤憤》行年四十而有內熱之以死。 《莊子 · 達生》

病革(病勢危急將死);病亟(病革)

be seriously ill;

3.生理上或心理上不正常的狀態。

君之在肌膚。 《韓非子 · 喻老》性傷謂之 《荀子 · 正名》張良多,未嚐特將也。 《史記 · 留侯世家》

病篤(病勢沉重);病疽(毒瘡類疾病);病困(受疾病的困擾);病革(病勢危急將死);病亟(病革)

illness; sickness; disease;

4.缺點,毛病,瑕疵。

不如舜,不如 周公,吾之也。 唐 · 韓愈《原毀》至於不孚之,則尤不才為甚。 宗臣《報劉一丈書》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 宋 · 司馬光《訓儉示康》然今日庭詰弘,誠中弘之 《史記 · 平津侯主父列傳》砭切政 《新唐書 · 杜希全傳》

病累(指文章中有瑕疵或累贅的字句);語病;通病(一般都有的缺點);毛病(缺點);弊病(事情上的毛病;弊端)

fault; defect;

5.疾苦,痛苦。

長其孤,問其 《國語 · 吳語》

hardships; painful; sufferings;

形容詞

1.困難,不利。

利則東收齊,則西侵 秦。 《史記 · 商君列傳》

difficult;

2.枯萎。

沉舟側畔千帆過,樹前頭萬木春。 唐 ·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病樹(即將枯死的樹木);病葉(枯葉;黃葉);病草(枯萎變黃的草)

withered;

動詞

1.生病。

未果,尋終。 晉 · 陶淵明《桃花源記》則憂懼,憂懼見鬼出。 王充《論衡 · 訂鬼》彌子瑕母 《韓非子 · 說難》見一人咽塞。 《三國誌 · 方伎傳》

孩子病了;病狀(請病假的文狀);病忘(患健忘的病症);病懨懨(久病慵懶的樣子)

fall ill;

2.擔心,憂慮。

君子無能焉。 《論語 · 衛靈公》

病滯(猶鬱滯);病俗(猶言憂民憂俗);病疚(愧悔不安)

worry; be anxious;

3.苦惱,困惱。

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矣。 唐 · 柳宗元《捕蛇者說》

病涉(苦於涉水渡川)

vex;

4.損害 。

病民(為害人民);病蠱(害人的毒蠱。猶言害人蟲)

harm;

5.疲累,倦困。

今日矣,餘助苗長矣。 《孟子 · 公孫醜上》

病乏(困乏;因病憊乏);病喙(非常疲乏,呼吸困難)

tire;

病的國語辭典解釋

bìng ㄅㄧㄥˋ

詳細解釋

1.指生物體發生不健康的現象。亦指生理或心理方麵產生不正常的狀態。

疾病、肝病、心病、相思病、病入膏肓。

2.瑕疵、短處。

《三國誌 · 卷八 · 魏書 · 張魯傳》:“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病自首其過。”

語病、通病、弊病。

1.生病、患病。

《韓非子 · 外儲說左上》:“軍人有病疽者,吳起跪而自吮其膿。”清 · 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嚐寢。”

她病了三天,變得相當憔悴。

2.為其所苦。

《左傳 · 襄公二十四年》:“範宣子為政,諸侯之幣重,鄭人病之。”

3.損害。

《戰國策 · 東周策》:“君若欲害之,不若一為下水,以病其所種。”

禍國病民。

4.憂慮。

《論語 · 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5.恨、怨恨。

《南史 · 卷一四 · 宋宗室及諸王傳下 · 文帝諸子傳》:“初,元皇後性忌,以潘氏見幸,恚恨致崩。故劭深病潘氏及濬。”

6.指責、不滿。

《後漢書 · 卷七四上 · 袁紹傳》:“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

1.有病的。

病容、病人、病夫。

2.枯幹的。

唐 · 杜甫《薄遊》詩:“病葉多先墜,寒花隻暫香。”唐 ·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3.疲憊。

唐 ·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病的兩岸詞典解釋

bìng ㄅㄧㄥˋ

詳細解釋

1.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不健康狀態。

病症、病變、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2.生理或心理上失去健康狀態;生病。

病得不輕、病了一個多月、久病不愈。

3.缺點;錯誤。

不以為病、語病、通病、弊病。

4.《書》疲憊;困乏。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5.《書》憂慮;擔心。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

6.《書》責備;不滿。

度德而讓,古人所貴,諸君獨何病焉(《後漢書‧卷七十四‧袁紹劉表列傳上‧袁紹》)?。

7.《書》辱;恥辱。

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病字的翻譯

illness, sickness, disease

Fehler, Mangel, Defekt (S, Tech)​, Krankheit, Beschwerde, Erkrankung (S, Med)​, sich erkranken (V)​, krank sein (Adj)

tomber malade, maladie, défaut, faute

ビョウ ヘイ やむ やまい うれ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