痈字的意思和解釋
痈
⽧部 共10畫 半包圍結構 U+75C8 CJK 基本漢字
痈字概述
〔痈〕字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痈〕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用)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痈〕字倉頡碼是KBQ,五筆是UEHK06 UEK98 UEK86 ,四角碼是0012。
〔痈〕字統一碼UNICODE是U+75C8,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152,UTF8:E79788。
〔痈〕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痈的意思
痈 yōng ㄩㄥ
基本解釋
◎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膿性炎症,易生於頸、背部,常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疽。吮~舐痔(喻不擇手段地巴結,厚顏無恥地迎合權貴)。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疒( chuáng ),雍聲。本義:中醫指惡性膿瘡。
2.同本義。
佗以為腸癰。 《後漢書 · 華佗傳》
癰腫(癰疽);癰瘡(很大的毒瘡);癰囊(癰腫)
carbuncle;
3.鼻疾,不知香臭。
鼻不知香臭曰癰。 漢 · 王充《論衡 · 別通》
nasal disease;
4.喻禍患 。
癰疽(比喻禍患;毛病)
disaster;
痈字的翻譯
carbuncle, sore, ulcer, abscess
Karbunkel, Karfunkel (S)
ulcère, abcè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