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2畫 半包圍結構 U+75DE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2 畫

7 畫

半包圍結構

形聲字

413411324251

pei2

0016.9

U+75DE

E7979E

KMFR

UDHK06 UDHK98 UGIK86

痞字概述

〔痞〕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痞〕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否)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痞〕字倉頡碼是KMFR,五筆是UDHK06 UDHK98 UGIK86 ,四角碼是0016.9

〔痞〕字統一碼UNICODE是U+75D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174,UTF8:E7979E

〔痞〕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痞的意思

pǐ ㄆㄧˇ

基本解釋

中醫指胸腹間氣機阻塞不舒的一種自覺症狀,有的僅有脹滿的感覺,稱“痞塊”、“痞積”。

惡棍,流氓。~子。地~。文~。~裏~氣。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疒( chuáng ),否聲。本義:病名。胸中懣悶結塊。

2.同本義。

,痛也。 《說文》。按,腹內結滯而痛。

痞利(痞結又下痢);痞氣(脾髒鬱結成塊的病。即慢性脾髒腫大);痞疾(腹內鬱結成塊的病);痞硬(中醫謂鬱結成硬塊);痞脹(鬱結脹悶);痞結(腹內鬱結成塊;喻阻塞不通);痞塞(鬱結,阻滯不通);痞滿(鬱結懣悶)

lump in the abdomen;

3.惡棍;流氓無賴 。

地痞(地方上的壞分子);兵痞;文痞;痞徒(痞子;歹徒)

ruffian;

形容詞

公開場合說下流話、行為不正經 。

你別痞。

rascally;

痞的國語辭典解釋

pǐ ㄆㄧˇ

詳細解釋

1.慢性脾髒腫大,腹內如生硬塊,故稱為“痞塊”。

《玉篇 · 疒部》:“痞,腹內結病。 ”

2.中醫稱腹胸間氣血阻塞不順暢的症狀。

《南齊書 · 卷五三 · 良政傳 · 虞願傳》:“食逐夷積多,胸腹痞脹,氣將絕。”

3.胡作非為的人。

地痞、痞子。

痞的兩岸詞典解釋

pǐ ㄆㄧˇ

詳細解釋

1.痞塊,中醫指腹腔中可以摸到的硬塊。

痞積、痞結。

2.痞子;流氓。

痞棍、文痞、地痞、兵痞。

痞字的翻譯

dyspepsia, spleen infection

Raufbold; Rohling; Schurke

constipation, obstruction d'entrailles, dyspepsie

ヒ ヘ ビ ハイ フウ フ つか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