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字的意思和解釋
痧
⽧部 共12畫 半包圍結構 U+75E7 CJK 基本漢字
痧字概述
〔痧〕字拚音是(shā),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痧〕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沙)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痧〕字倉頡碼是KEFH,五筆是UIIT,四角碼是0012.9。
〔痧〕字統一碼UNICODE是U+75E7,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183,UTF8:E797A7。
〔痧〕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痧的意思
痧 shā ㄕㄚ
基本解釋
①〔~子〕麻疹的俗稱。
②中醫指霍亂、中暑、腸炎等急性病。發~。
詳細解釋
名詞
1.中醫稱霍亂、中暑、腸炎等急性病,又名“痧氣”、“痧脹”。
他兩個又在路上中了暑,發了痧,不能趕路。 《文明小史》
acute diseases such as cholera and sunstroke;
2.疹子 。指皮膚出現紅點如粟、以指循皮膚稍有阻礙的疹點。 清· 邵新甫在《臨證指南醫案》按語中說:“痧者,疹之通稱,有頭粒如粟。”
rash;
痧的國語辭典解釋
痧的兩岸詞典解釋
痧字的翻譯
cholera; colic
Cholera (S, Med)
choléra
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