痺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3畫 半包圍結構 U+75FA CJK 基本漢字

⽧ 部

13 畫

8 畫

半包圍結構

4134132511312

bei3

0014.6

U+75FA

E797BA

KHHJ

URTF

痺字概述

〔痺〕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痺〕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卑)組成。

〔痺〕字倉頡碼是KHHJ,五筆是URTF,四角碼是0014.6

〔痺〕字統一碼UNICODE是U+75F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202,UTF8:E797BA

痺的意思

pí ㄆㄧˊ

基本解釋

鳥名。雌鶉。

bì ㄅㄧˋ

基本解釋

同“”。

同“𤻖”。

bēi ㄅㄟ

基本解釋

通“”。低下。

痺的國語辭典解釋

bì ㄅㄧˋ

詳細解釋

一種神經性疾病。肢體失去感覺,不能隨意活動。

小兒麻痺。古字作

麻木、感覺遲鈍。唐 · 楊嗣複《丞相禮部尚書文公權德輿文集序》:“元和五年冬,執政暴疾,既瘖且痺,未旬日而公作相。”宋 · 歐陽修《憎蒼蠅賦》:“欲瞑而複警,臂已痺而猶攘。”古字作“”。

痺的兩岸詞典解釋

bì ㄅㄧˋ

詳細解釋

肢體因受濕氣、風寒等侵襲而引起肌肉、關節腫大疼痛,或麻木、感覺遲鈍,影響肢體活動的疾病。

bēi ㄅㄟ

詳細解釋

鳥名。母鷯鶉。《爾雅‧釋鳥》:“鷯鶉,其雄鶛,牝痺。”

痺字的翻譯

paralysis, numbness

paralysie, engourdissement

ヒ しびれ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