痾字的意思和解釋

ē

⽧部 共12畫 半包圍結構 U+75FE CJK 基本漢字

⽧ 部

12 畫

8 畫

半包圍結構

413415212512

ē,kē

o1

0012.1

U+75FE

E797BE

KNLR

UBSK

痾字概述

〔痾〕字拚音是(ē,kē),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痾〕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阿)組成。

〔痾〕字倉頡碼是KNLR,五筆是UBSK,四角碼是0012.1

〔痾〕字統一碼UNICODE是U+75F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206,UTF8:E797BE

痾的意思

kē ㄎㄜ

基本解釋

古同“”,病。

宿怨;舊仇。

ē ㄟ

基本解釋

古同“”,排泄(糞便)。

痾的國語辭典解釋

ē ㄟ

詳細解釋

1.疾病。

《文選 · 潘嶽 · 閑居賦》:“常膳載加,舊屙有痊。”《文選 · 謝靈運 · 登池上樓詩》:“徇祿反窮海,臥屙對空林。”

沉屙。

2.仇隙、舊仇。

《後漢書 · 卷七四下 · 袁紹傳》:“願捐棄百屙,追攝舊義,複為母子昆弟如初。”

kē ㄎㄜ

詳細解釋

(一)之又音。

痾的兩岸詞典解釋

ē ㄟ

詳細解釋

《書》疾病。

沉屙(重病)、染屙、養屙。

痾字的翻譯

chronic illness; dysentery

Krankheit, Leiden (S)

maladie, maladie

ア やま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