瘊字的意思和解釋

hóu

⽧部 共14畫 半包圍結構 U+760A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4 畫

9 畫

半包圍結構

41341325131134

hóu

hau4

0013.4

U+760A

E7988A

KONK

UWND

瘊字概述

〔瘊〕字拚音是(hóu),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瘊〕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侯)組成。

〔瘊〕字倉頡碼是KONK,五筆是UWND,四角碼是0013.4

〔瘊〕字統一碼UNICODE是U+760A,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218,UTF8:E7988A

〔瘊〕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瘊的意思

hóu ㄏㄡˊ

基本解釋

〔~子〕疣的通稱。

瘊的國語辭典解釋

hóu ㄏㄡˊ

詳細解釋

皮膚上所生的小肉瘤。

明 · 張自烈《正字通 · 疒部》:“瘊,疣小者俗謂之瘊子。”

瘊的兩岸詞典解釋

hóu ㄏㄡˊ

詳細解釋

瘊子。皮膚上所生的小贅瘤。

刺兒瘊。

瘊字的翻譯

warts, pimples

Warze (S)

tache, verrue

コウ 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