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字的意思和解釋

luǒ

⽧部 共16畫 半包圍結構 U+7630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6 畫

11 畫

半包圍結構

4134125121554234

luǒ

lo2

0019.3

U+7630

E798B0

KWVF

ULXI

瘰字概述

〔瘰〕字拚音是(luǒ),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6畫

〔瘰〕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可拆解為(⿸疒累)組成。

〔瘰〕字倉頡碼是KWVF,五筆是ULXI,四角碼是0019.3

〔瘰〕字統一碼UNICODE是U+763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256,UTF8:E798B0

〔瘰〕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瘰的意思

luǒ ㄌㄨㄛˇ

基本解釋

〔~鬁〕中醫指結核菌侵入淋巴結,發生核塊的病,多在頸部。俗稱“鬁子頸”,有些地區稱“老鼠瘡”。

瘰的國語辭典解釋

luǒ ㄌㄨㄛˇ

詳細解釋

瘰鬁:病名。古代稱頸項間的淋巴結核症為“瘰鬁”。患部會出現緩慢的化膿性膿皰與瘺管。

《廣韻 · 上聲 · 果韻》:“瘰,瘰鬁,病筋結也。”

瘰的兩岸詞典解釋

luǒ ㄌㄨㄛˇ

詳細解釋

中醫指頸部的結核,類似於淋巴結核。由結核杆菌入侵淋巴結所致。症狀是頸部或腋窩出現硬塊,潰爛後流膿。硬塊小的為瘰,大的為㿛。

瘰字的翻譯

scrofula, swellings

Skrofulose, Skrofeln (Halsdrüsengeschwulst)​ (S, Med)

scrofule

ルイ ラ ライ 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