皁字的意思和解釋

zào

⽩部 共7畫 上下結構 U+7681 CJK 基本漢字

⽩ 部

7 畫

2 畫

上下結構

3251112

zào

zou6

2640.0

U+7681

E79A81

HAJ

RFJ

皁字概述

〔皁〕字拚音是(zào),部首是⽩部,總筆數是7畫

〔皁〕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白十)組成。

〔皁〕字倉頡碼是HAJ,五筆是RFJ,四角碼是2640.0

〔皁〕字統一碼UNICODE是U+7681,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337,UTF8:E79A81

皁的意思

zào ㄗㄠˋ

基本解釋

zào ㄗㄠˋ 同“”。

皁的國語辭典解釋

zào ㄗㄠˋ

詳細解釋

1.黑色。

《玉篇 · 白部》:“皂,色黑也。”

皂白。

2.古代官署中從事卑賤職業的差役。

《集韻 · 上聲 · 皓韻》:“皂,賤人。”《左傳 · 昭公七年》:“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

皂隸。

3.喂食牛馬的食槽。

宋 · 文天祥《正氣歌》:“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

4.洗衣去汙的用品。

5.已經結成但尚未堅實的穀實。

《詩經 · 小雅 · 大田》:“既方既皂,既堅既好。”漢 · 毛亨 · 傳:“實未堅者曰皂。”

黑色的。

《漢書 · 卷四八 · 賈誼傳》:“且帝之身自衣皂綈,而富民牆屋被文繡。”《三國誌 · 卷一一 · 魏書 · 管寧傳》:“寧常著皂帽,布襦褲,布裙。”

皁的兩岸詞典解釋

zào ㄗㄠˋ

詳細解釋

1.《書》黑色。

比來江東無他故,江道亦不艱難,而石季龍頻年再閉關,不通信使,此複是天公憒憒,無皂白之征也(《晉書‧卷十三‧天文誌下》)。

2.《書》黑色的。

且帝之身自衣皂綈,而富民牆屋被文繡(《漢書‧卷四十八‧賈誼傳》)。

3.《書》古代官署中的差役。

從而邑之惡少年,與官之吏胥皂隸輩(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十二‧貞烈墓》)。

4.《書》喂食牛馬的食槽。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宋‧文天祥《正氣歌》)。

5.《書》殼已結成但尚未堅實的穀實。

既方既皂,既堅既好(《詩經‧小雅‧大田》)。

皁字的翻譯

black; police runners, from the black clothes formerly worn by them

Savon

ソウ ゾウ うまや くろい くろぎぬ しもべ く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