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字的意思和解釋
盂
⽫部 共8畫 上下結構 U+76C2 CJK 基本漢字
盂字概述
〔盂〕字拚音是(yú),部首是⽫部,總筆數是8畫。
〔盂〕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於皿)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盂〕字倉頡碼是MDBT,五筆是GFLF,四角碼是1010.7。
〔盂〕字統一碼UNICODE是U+76C2,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402,UTF8:E79B82。
〔盂〕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盂的意思
盂 yú ㄩˊ
基本解釋
①〔~蘭盆會〕每逢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佛教徒為超度祖先亡靈所舉行的儀式。
②一種盛液體的器皿。水~。痰~。漱口~兒。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皿,於聲。皿表示器皿。本義:盛飲食或其他液體的圓口器皿。
2.同本義。
盂,飲器也。 《說文》置守宮盂下。 《漢書 · 東方朔傳》操一豚蹄,酒一盂。 《史記 · 滑稽列傳》
盂方水方(水因器成形。喻上行下效);缽盂(古代和尚用的飯碗);痰盂(盛痰用的器皿)
a broad-mouthed receptacle for holding liquid;
3.盛飯的器皿。
上嚐使諸數家射覆,置守宮盂下,射之,皆不能中。 《漢書》
bowl;
盂的國語辭典解釋
盂 yú ㄩˊ
詳細解釋
名
1.盛食物或漿湯的容器。
《聊齋誌異 · 卷一 · 勞山道士》:“遂各覓盎盂,競飲先釂,惟恐樽盡。”
水盂、缽盂。
2.地名:(1) 春秋時衛地,約在今河北省濮陽縣東南。(2) 春秋時宋地,約在今河南省睢縣。(3) 春秋時晉地,約在今山西省陽曲縣東北。
盂的兩岸詞典解釋
盂字的翻譯
basin; cup
Behälter, Container (S), Tasse (S)
grande tasse, cuvette
ウ は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