盎字的意思和解釋
盎
⽫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76CE CJK 基本漢字
盎字概述
〔盎〕字拚音是(àng),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盎〕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央皿)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盎〕字倉頡碼是LKBT,五筆是MDLF,四角碼是5010.7。
〔盎〕字統一碼UNICODE是U+76C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414,UTF8:E79B8E。
〔盎〕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盎的意思
盎 àng ㄤˋ
基本解釋
①古代的一種盆,腹大口小。
②盛( shèng ),充盈。春意~然。詩意~然。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皿,央聲。本義: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
2.同本義。
盎,盆也。 《說文》盎謂之缶。 《爾雅》盎中無鬥米儲。 《樂府詩集 · 東門行》
盎盂相敲(比喻家庭口角)
an earthen vessel with a big belly and a small mouth;
3.盎齊(濁酒)的省稱。
三曰盎齊。 《周禮 · 酒正》
angqi;
動詞
◎充溢。
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麵,盎於背。 《孟子 · 盡心上》
興趣盎然;盎盎(洋溢的樣子,充盈的樣子);盎溢(充盈洋溢)
fill to overflow;
盎的國語辭典解釋
盎 àng ㄤˋ
詳細解釋
名
◎腹大口小的瓦盆。
《後漢書 · 卷八三 · 逸民傳 · 逢萌傳》:“乃首戴瓦盎,哭於市。”《聊齋誌異 · 卷一 · 勞山道士》:“遂各覓盎盂,競飲先釂,惟恐樽盡。”
副
◎充滿的、盈溢的。
宋 · 蘇軾《答李邦直》詩:“詩詞如醇酒,盎然薰四支。”
興趣盎然。
盎的兩岸詞典解釋
盎字的翻譯
cup; pot; bowl; abundant
reichlich (Adj), Schale, Schüssel, Pot
abondant, vase de terre cuite à large panse et ouverture étroite, cruche
オウ はち ほとぎ みちあふれ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