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字的意思和解釋
矶
⽯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77F6 CJK 基本漢字
矶字概述
〔矶〕字拚音是(j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7畫。
〔矶〕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石幾)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矶〕字倉頡碼是MRHN,五筆是DWN06 DWN98 DMN86 ,四角碼是1761。
〔矶〕字統一碼UNICODE是U+77F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710,UTF8:E79FB6。
〔矶〕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矶的意思
矶 jī ㄐㄧ
基本解釋
①突出江邊的岩石或小石山。燕子~。采石~。
②水衝激岩石。
詳細解釋
名詞
◎水邊突出的岩石或石灘。
釣磯平可坐,苔磴滑難步。 孟浩然《經七裏灘》舟過磯。(指澎浪磯。) 宋 · 陸遊《過小孤山大孤山》
磯沚(水邊石灘與水中小洲);磯嘴(指水邊突出的大石的頂端)
a rock projecting over the water;
動詞
◎(形聲。從石,幾聲。本義:大石激水) 水衝擊岩石。引申為激怒,觸犯。
親之過小而怨,是不可磯也。 《孟子 · 告子下》
磯激(衝擊上湧;激蕩)
impact;
矶字的翻譯
jetty; submerged rock; eddy
Wellenbrecher (S)
écueil, rocher, obsta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