砮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782E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0 畫

5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5315413251

nǔ,nú

nou5

4760.1

U+782E

E7A0AE

VEMR

VCDF

砮字概述

〔砮〕字拚音是(nǔ,nú),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砮〕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奴石)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砮〕字倉頡碼是VEMR,五筆是VCDF,四角碼是4760.1

〔砮〕字統一碼UNICODE是U+782E,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0766,UTF8:E7A0AE

〔砮〕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砮的意思

nǔ ㄋㄨˇ

基本解釋

可以做箭鏃的石頭。

詳細解釋

名詞

(形聲。從石,奴聲。本義:石製的箭鏃) 同本義。

肅慎氏貢楛矢、石 《國語 · 魯語》

砮石(可做箭鏃的石頭)

cluster of stone-arrow;

砮的國語辭典解釋

nǔ ㄋㄨˇ

詳細解釋

1.可製箭頭的石頭。

《說文解字 · 石部》:“砮,石,可以為矢鏃。”《文選 · 左思 · 蜀都賦》:“其中則有青珠、黃環、碧砮、芒消。”唐 · 李善 · 注:“砮可作箭鏃,禹貢梁州厥貢砮石。”

2.石製的箭頭。

《國語 · 魯語下》:“仲尼在陳,有隼集於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三國吳 · 韋昭 · 注:“砮,鏃也,以石為之。”

砮的兩岸詞典解釋

nǔ ㄋㄨˇ

詳細解釋

1.《書》可製箭頭的石頭。

砮石。

2.《書》石製的箭頭。

仲尼在陳,有隼集於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國語‧魯語下》)。

砮字的翻譯

arrow-tip

Feuerstein, Flint (S)

silex

ド 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