礬字的意思和解釋

fán

⽯部 共20畫 上下結構 U+792C CJK 基本漢字

⽯ 部

20 畫

15 畫

上下結構

12343434123413413251

fán

faan4

4460.1

U+792C

E7A4AC

DDKMR

SRRD06 SRRD98 SQQD86

礬字概述

〔礬〕字拚音是(fá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20畫

〔礬〕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樊石)組成。

〔礬〕字倉頡碼是DDKMR,五筆是SRRD06 SRRD98 SQQD86 ,四角碼是4460.1

〔礬〕字統一碼UNICODE是U+792C,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020,UTF8:E7A4AC

礬的意思

fán ㄈㄢˊ

基本解釋

礬石。某些金屬的含水硫酸鹽的含水結晶。如明礬、膽礬、綠礬。《玉篇,石部》:“礬,石也。”《集韻•元韻》:“礬,藥石也。有白、青、黃、黑、絳五種。”

山礬花的簡稱。山礬花俗名椗花,葉密枝肥,冬不凋謝,花白而香。《正字通•石部》:“礬,山礬,花名。”

用明礬洗刷。明方以智《物理小識•金石類》:“今有旋螺花者,有芝蔴雪花者,凡刀劍礱明以金絲礬礬之,其花即見。”

礬的國語辭典解釋

fán ㄈㄢˊ

詳細解釋

參見“明礬”條。

礬的兩岸詞典解釋

fán ㄈㄢˊ

詳細解釋

一種天然礦物,是雙金屬的雙硫酸鹽的含水結晶。有白、青、黑、黃、紅等顏色。最常見的為白色的明礬,可用於製革、造紙、印染等工業。

礬字的翻譯

alum

Alaun (ein Salz)​ (S, Chem)

alun

バン ハン ボ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