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字的意思和解釋
禽
⼈部 共12畫 上下結構 U+79BD CJK 基本漢字
禽字概述
〔禽〕字拚音是(qí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禽〕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𠆢離)組成,造字法是象形字。
〔禽〕字倉頡碼是OYUB,五筆是WYRC06 WYRC98 WYBC86 ,四角碼是8042.7。
〔禽〕字統一碼UNICODE是U+79B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165,UTF8:E7A6BD。
〔禽〕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禽的意思
禽 qín ㄑㄧㄣˊ
基本解釋
①鳥、獸的總稱。五~戲。
②特指鳥類。家~。飛~走獸。
③古通“擒”:“不~二毛。”
④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象形。本義:走獸總名。
2.同本義。
禽,走獸總名。 《說文》禽者何?鳥獸之總名 《白虎通》命主祠祭禽於四方。 《禮記 · 月令》。疏:“獸之通名也。”傅翼戴角,分牙布爪,仰飛俯走,謂之禽獸。 《列子 · 黃帝》六禽。 《周禮 · 庖人》。注:“宜為羔豚、犢、麝、雉、鴈。凡鳥獸未孕曰禽。”終日而不獲一禽。 《孟子 · 滕文公下》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 《三國誌 · 華陀傳》虎亦諸禽之雄也。 漢 · 王充《論衡 · 遭虎》
beasts;
3.鳥類的總稱。
二足而羽謂之禽。 《爾雅》六禽。 《周禮 · 庖人》。司農注:“鴈、鶉、鷃、雉、鳩、鴿也。”田有禽虞。 《易 · 師》執禽者左首。 《禮記 · 曲禮》。疏:“鳥也。”越禽不戀 燕。 李白《左風五十九首》
鳴禽;禽言(鳥語。指鳥類啼鳴);禽語(鳥語;鳥鳴);禽卵(鳥卵);禽戲(禽鳥嬉戲);家禽。
birds;
4.鳥獸總稱 。
禽門(鳥獸的境界); 禽畜(禽獸牲畜);禽獵(當作鳥獸一樣獵取);禽犢(指鳥獸疼愛幼仔,比喻父母溺愛子女)
birds and beasts;
動詞
1.捕獲鳥獸。
之日狩,允禽。 《甲骨文合集》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並禽之。 《戰國策 · 燕策二》
禽色(田獵與女色);禽荒(沈迷於田獵)
hunt;
2.通“擒”。捕捉。
外仆髡屯禽之以獻。 《左傳 · 僖公三十三年》一時收禽。 《後漢書 · 張衡傳》將軍禽操。 《資治通鑒》
禽囚(被擒獲的俘虜);禽夷(擒滅);禽製(捉拿製伏);禽殄(擒獲殲滅);禽俘(擒獲);禽疾(指需要迅速擒拿的人);禽剪(擒滅);禽虜(擒捉敵人)
capture; seize;
3.戰勝。
虞、 虢共守之, 晉不能禽也。 《新序》
defeat;
禽的國語辭典解釋
禽 qín ㄑㄧㄣˊ
詳細解釋
名
1.鳥類的總稱。
《爾雅 · 釋鳥》:“二足而羽謂之禽。”《文選 · 謝靈運 · 登池上樓詩》:“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家禽、飛禽。
2.姓。如漢代有禽堅。
動
◎捕捉。
《史記 · 卷九二 · 淮陰侯傳》:“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禽的兩岸詞典解釋
禽字的翻譯
birds, fowl; surname; capture
Geflügel (S), Vögel (S), Vogel (S), Qin (Eig, Fam)
oiseaux
キン ゴン とり とり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