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字的意思和解釋
秦
⽲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79E6 CJK 基本漢字
秦字概述
〔秦〕字拚音是(qí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秦〕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𡗗禾)組成,造字法是會意字。
〔秦〕字倉頡碼是QKHD,五筆是DWTU,四角碼是5090.4。
〔秦〕字統一碼UNICODE是U+79E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206,UTF8:E7A7A6。
〔秦〕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秦的意思
秦 qín ㄑㄧㄣˊ
基本解釋
①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在今陝西省和甘肅省一帶。朝( zhāo )~暮楚。~晉之好。~樓楚館(舊時指妓院)。
②中國朝代名。~代。~鏡高懸(喻法官判案的公正嚴明。亦稱“明鏡高懸”)。
③中國陝西省的別稱。
詳細解釋
名詞
1.會意。從禾,從舂省。本義:禾名。假借為專名用字。
2.秦,部落名 。嬴姓。相傳是伯益的後代。
秦, 伯益之後所封國。 《說文》。 朱駿聲曰:“地宜禾,在今 甘肅秦州清水縣。”
Qin tribe;
3.古國名 。秦襄公始立國,孝公時,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定都鹹陽。
Qin state;
4.朝代名(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是由周朝的秦國(在今陝西甘肅一帶)統一全中國後建立的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朝代。
秦王不說。 《戰國策 · 魏策》秦滅 韓亡 魏。秦王色撓。
秦越肥瘠(喻指相去遙遠,互不相關);秦庭鹿(指秦朝的政權)
the Qin Dynasty;
5.漢時西域諸國沿稱中國為秦。
昔為形與影,今為胡與 秦。 《樂府詩選》
秦人(秦代統一後,北方與西方鄰國往往稱中國人為秦人);秦地(漢時西域諸國對中國的稱呼)
China;
6.古地區名 指今陝西省中部平原地區。因春秋戰國時為秦國地,故名。
秦聲(陝、甘一帶的戲曲音樂);秦川(古地區名。在今陝,甘秦嶺以北地區);秦弓(指古時秦地所產的弓);秦客(秦地來的人)
Qin district;
7.陝西省的簡稱 。
秦川(古地區名。泛指今陝西、甘肅的秦嶺以北平原地帶);秦中(古地區名。指今陝西中部平原地區)
Shanxi province;
8.通“螓”。蟬的一種。螓首。
其尺索刺麤而毛美秦發。 《史記 · 扁鵲倉公列傳》
a cicada-like insect;
秦的國語辭典解釋
秦的兩岸詞典解釋
秦 qín ㄑㄧㄣˊ
詳細解釋
1.古國名。周朝諸侯國,後為戰國七雄之一,故址在今陝西中部和甘肅東部。
2.朝代名(221B.C.—206B.C.)。秦王嬴政所建,後為項羽所滅。建都鹹陽(今陝西鹹陽市東)。
3.陝西的別稱。
秦腔、秦川。
4.姓。
秦字的翻譯
feudal state of Qin; the Qin dynasty (from which the name 'China' comes)
Qin (Eig, Fam), Qin, auch Ch’in oder Ts’in, (778 v. Chr. – 207 v. Chr.) war ein Königreich in China während der Zeit der Frühlings- und Herbstannalen sowie de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 Der Staat Qin verfolgte eine expansive Politik, die dazu führte, dass es ganz China zum ersten Mal vereinte und zur Gründung der Qin-Dynastie führte. Der Ahnenname des Hauses Qin lautet Yíng 嬴 , der Clanname ebenso wie das Reich: Qin.
riz, (nom de famille)
シン ジン は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