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字的意思和解釋
秩
⽲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79E9 CJK 基本漢字
秩字概述
〔秩〕字拚音是(zh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0畫。
〔秩〕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禾失)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秩〕字倉頡碼是HDHQO,五筆是TRWY06 TTGY98 TRWY86 ,四角碼是2593.0。
〔秩〕字統一碼UNICODE是U+79E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209,UTF8:E7A7A9。
〔秩〕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秩的意思
秩 zhì ㄓˋ
基本解釋
①有條理,不混亂的情況。~序。
②古代官吏的俸祿:“官人益~,庶人益祿”。
③古代官職級別。委之常~。貶~三等。
④十年。七~壽辰。
詳細解釋
動詞
1.形聲。從禾,失聲。本義:聚積。
2.同本義。
秩,積也。 《說文》大合百縣之秩芻。 《禮記 · 月令》九十日有秩。 《禮記 · 王製》故人君禦穀物之秩相勝,而操事於其不平之間。 《管子》
秩秩(積聚的樣子)
gather;
3.按次序排列。
天秩有理。 《書 · 皋陶謨》
arrange in order;
4.祭祀。
望秩於山川。 《書 · 舜典》
秩望(望祭,遠祭)
offer sacrifices to gods or ancestors;
名詞
1.秩序;次序。
秩,次也。 《廣雅》秩,序也。 《釋言》寅賓出日,平秩東作。 《書 · 堯典》賤者鹹得秩進。 《漢書 · 穀永傳》
秩進(依次進用);秩次(次序,指官階的高下);秩敘(次序,次第;輪班宿衛的次序);秩然(秩序井然);秩如(條理井然貌)
order;
2.官吏的俸祿。
行其秩敘。 《周禮 · 宮伯》。注:“祿稟也。”而收膳夫之秩。 《左傳 · 莊公十九年》。注:“祿也,調穀也。”官人益秩,庶人益祿。 《荀子 · 強國》
顯秩(高官厚祿);食秩(靠領取薪俸為生);秩服(爵祿與服飾的等級);秩米(官吏的俸食);秩俸(俸祿)
official salary;
3.官吏的職位或品級。
教之防利,委之常秩。 《左傳 · 文公六年》
秩分(官位名分);秩位(猶職位);秩宗(古代掌宗廟祭祀的官);秩望(官位和聲望);秩訾(官職與錢財);秩滿(官吏任期屆滿);秩禮(古代辯上下、貴賤之禮)
rank;
4.常態。
秩,常也。 《爾雅》九十日月秩。 《禮記》。鄭玄注:“秩,常也,有常膳。”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詩 · 小雅 · 賓之初筵》
normal state;
5.禮器爵的等級次第。
行其秩敘。 《周禮 · 天官 · 宮伯》衣服禮秩如適。 《左傳 · 莊公八年》天子秩而祭之。 《公羊傳 · 僖公三十一年》
order of degree;
量詞
◎十年為一秩。十年。
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眼。 白居易《思舊》
秩官(常設之官);秩酒(按常規賜與老臣的酒);秩膳(常備精美之食);秩敘(正常的次序);秩薪(按規定數量交給官家的木柴)
decade;
秩的國語辭典解釋
秩 zhì ㄓˋ
詳細解釋
名
1.官吏的職位、品級。
《管子 · 山至數》:“去其都秩,與其縣秩。”《史記 · 卷五 · 秦本紀》:“遂複三人官秩如故。”
2.俸祿。
《左傳 · 莊公十九年》:“王奪子禽、祝跪與詹父田,而收膳夫之秩。”唐 · 韓愈《爭臣論》:“問其祿,則曰下大夫之秩也。”
3.十年為一秩。
唐 · 白居易《思舊》詩:“已開第七秩,飽食仍安眠。”宋 · 蘇軾《無題》詩:“六秩行當啟,區中緣更疏。”
八秩誕辰。
形
◎整齊有條理。
《明史 · 卷一三八 · 陳修傳》:“皆精心籌劃,銓法秩然。”
秩的兩岸詞典解釋
秩 zhì ㄓˋ
詳細解釋
1.《書》整齊;有條理。
秩序、秩然有序。
2.《書》官員的俸祿或品級。
秩米、加官進秩。
3.《書》十年為一秩(多用於老年人)。
七秩大慶、八秩晉三(八十三歲)、慈母八旬兒六秩。
4.姓。
秩字的翻譯
order; orderly; salary; decade
Ordnung (S), Reihenfolge (S)
ordre
チツ テチ イツ テツ ジチ イ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