稹字的意思和解釋

zhěn zhēn biān

⽲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7A39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 部

15 畫

10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312341225111134

zhěn,zhēn,biān

zan2

2498.6

U+7A39

E7A8B9

HDJBC

TFHW

稹字概述

〔稹〕字拚音是(zhěn,zhēn,biā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5畫

〔稹〕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禾真)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稹〕字倉頡碼是HDJBC,五筆是TFHW,四角碼是2498.6

〔稹〕字統一碼UNICODE是U+7A39,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289,UTF8:E7A8B9

〔稹〕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稹的意思

zhěn ㄓㄣˇ

基本解釋

(草木)叢生。

古通“”,細密:“~理而堅。”

詳細解釋

1.形聲。從禾,真聲。本義:草禾叢生。

2.同本義。

集於苞栩。 《詩 · 唐風 · 鴇羽》 。毛傳:“苞,稹。” 郭璞注:“今人呼物叢致者為稹。”

luxuriant;

3.通“”。細密。

凡斬轂之道,必矩其陰陽。陽也者,理而堅;陰也者,疏理而柔。 《周禮 · 考工記》。鄭玄注:“稹,致也。”

fine and dense;

稹的國語辭典解釋

zhěn ㄓㄣˇ

詳細解釋

叢聚。

《爾雅 · 釋言》:“苞,稹也。”晉 · 郭璞 · 注:“今人呼物叢致者為稹。”宋 · 邢昺 · 疏:“物叢生曰苞,齊人名曰稹。”

致密。

《周禮 · 冬官考工記 · 輪人》:“陽也者,稹理而堅;陰也者,疏理而柔。”

稹的兩岸詞典解釋

zhěn ㄓㄣˇ

詳細解釋

《書》致密;細密。通“”。

陽也者,稹理而堅(《周禮 · 冬官考工記 · 輪人》)。

稹字的翻譯

detailed, fine; closely woven

anhäufen, ansammeln

accumuler, bien et prêts

シン テン デン ヘ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