穟字的意思和解釋

suì

⽲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7A5F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 部

17 畫

13 畫

左右結構

形聲字

31234431353334454

suì

seoi6

2893.3

U+7A5F

E7A99F

HDYTO

TUEP

穟字概述

〔穟〕字拚音是(su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7畫

〔穟〕字結構是左右結構,可拆解為(⿰禾遂)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穟〕字倉頡碼是HDYTO,五筆是TUEP,四角碼是2893.3

〔穟〕字統一碼UNICODE是U+7A5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327,UTF8:E7A99F

〔穟〕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穟的意思

suì ㄙㄨㄟˋ

基本解釋

指禾穗上的芒須。

〔~~〕(禾苗)美好的樣子,如“禾穎~~。”

古同“”:“嘉~養南疇。”

詳細解釋

形容詞

禾穗成熟貌。

,禾采之貌也。從禾,遂聲。 《說文》荏菽旆旆(長大的樣子),禾役 《詩 · 大雅 · 生民》

穟穟(禾穗結實累累的樣子)

ripe;

名詞

1.禾穗上的芒須。

成敗之機,間不容 宋 · 宗澤《條畫四事劄子》

beard;

2.同“”。穀類結實的頂端部分。

黃金短人多折,已恨東風不展眉。 唐 · 段成式《折楊柳》麥苗含桑生椹,共向田頭樂社神。 韓愈《賽神》隴東臥滿風雨,莫信籠媒隴西去。 李賀《艾如張》

the ear of grain;

穟的國語辭典解釋

suì ㄙㄨㄟˋ

詳細解釋

植物成串聚生的花或果實。

唐 · 段成式《折楊柳》詩七首之七:“黃金穟短人多折,已恨東風不展眉。”宋 · 蘇軾《又次前韻贈賈耘老》詩:“白花半落紫穟香,攘臂欲助磨鐮铩。”

禾實生長茂盛美好的樣子。

《詩經 · 大雅 · 生民》:“禾役穟穟。”

穟的兩岸詞典解釋

suì ㄙㄨㄟˋ

詳細解釋

《書》稻麥等禾本植物的莖頂端聚生成串的小花或果實。通“”。

穟字的翻譯

ear of grain; ripe grain

スイ ズイ 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