窆字的意思和解釋
窆
⽳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7A86 CJK 基本漢字
窆字概述
〔窆〕字拚音是(biǎ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窆〕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穴乏)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窆〕字倉頡碼是JCHIO,五筆是PWTP,四角碼是3030.7。
〔窆〕字統一碼UNICODE是U+7A8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366,UTF8:E7AA86。
窆的意思
窆的國語辭典解釋
窆 biǎn ㄅㄧㄢˇ
詳細解釋
名
◎墳、墓穴。
《新唐書 · 卷七七 · 後妃列傳下 · 章敬吳太後》:“啟故窆,貌澤若生,衣皆赭色,見者歎異。”《宋史 · 卷三一二 · 列傳 · 王珪》:“詔真、揚二州發卒護其窆。”
孤窆、野窆。
動
◎將棺木葬入墓穴裏,即埋葬。
《後漢書 · 卷八一 · 獨行列傳 · 範式》:“既至壙,將窆,而柩不肯進。”唐 · 韓愈《祭十二郎文》:“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
窆的兩岸詞典解釋
窆 biǎn ㄅㄧㄢˇ
詳細解釋
1.《書》將棺木葬入墓穴;泛指埋葬。
斂不憑其棺,窆不臨其穴(唐‧韓愈《祭十二郎文》)。
2.《書》墓穴;墳塋。
啟故窆,貌澤若生,衣皆赭色,見者歎異(《新唐書‧卷七十七‧後妃列傳下‧章敬吳太後》)。
窆字的翻譯
to put a coffin in a grave
mettre en bière
ヘン ホウ ほうむ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