窣字的意思和解釋
窣
⽳部 共13畫 上下結構 U+7AA3 CJK 基本漢字
窣字概述
〔窣〕字拚音是(sū),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3畫。
〔窣〕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穴卒)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窣〕字倉頡碼是JCYOJ,五筆是PWYF,四角碼是3040.8。
〔窣〕字統一碼UNICODE是U+7AA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395,UTF8:E7AAA3。
〔窣〕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窣的意思
窣 sū ㄙㄨ
基本解釋
◎突然鑽出來,引申為縱躍。
詳細解釋
動詞
1.從穴中突然鑽出來,引申為縱躍。
如閉目窣身入水,頃刻間耳。 宋 · 孔平仲《談苑》
rush out;
2.拂。
垂露竹粘蟬落殼,窣雲鬆載鶴棲巢。 唐 · 杜荀鶴《贈元上人》
sweep;
3.下垂 。如窣:窣靜(幽寂;寂靜);窣雲(浮雲)
hang;
象聲詞
◎形容細小的聲音 。
窣窣;窣颯;窣磕。
rustle;
窣的國語辭典解釋
窣 sù ㄙㄨˋ
詳細解釋
動
1.從洞穴中衝出來。
《說文解字 · 穴部》:“窣,從穴中卒出。”
2.拂。
唐 · 岑參《衛節度赤驃馬歌》:“請君鞲出看君騎,尾長窣地如紅絲。”
狀
◎形容細小的聲音。
宋 · 蘇軾《入峽》詩:“墜崖鳴窣窣,垂蔓綠毿毿。”
窸窸窣窣。
窣的兩岸詞典解釋
窣字的翻譯
to rush out of a den; rustling, whispering
Gesäusel, raschelnd (S)
s'enfuir d'un repaire, bruissement
ソチ ソ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