竁字的意思和解釋
竁
⽳部 共17畫 上下結構 U+7AC1 CJK 基本漢字
竁字概述
〔竁〕字拚音是(cu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7畫。
〔竁〕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穴毳)組成。
〔竁〕字倉頡碼是JCHUU,五筆是PWTN06 PWEE98 PWTN86 ,四角碼是3071.5。
〔竁〕字統一碼UNICODE是U+7AC1,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425,UTF8:E7AB81。
竁的意思
竁的國語辭典解釋
竁 cuì ㄘㄨㄟˋ
詳細解釋
動
1.掘地為墓穴。
唐 · 褚遂良《唐太宗文皇帝哀冊文》:“周營甫竁,漢啟泉闈。”
2.泛指挖地。
明 · 徐弘祖《徐霞客遊記 · 卷九上 · 滇遊日記十》:“嘉靖壬子,城外周鑿城隍,至正南迤東,竁地丈許,有絡石,工役斲截之。”
名
1.墓穴。
唐 · 柳宗元《碑陰》:“凡葬大浮圖,無竁穴,其於用碑不宜。”
2.洞穴、孔洞。
宋 · 洪邁《夷堅丁誌 · 卷一七 · 瑠璃瓶》:“以鐵固鼓腹之竁,使極窄,即敲環入竁中。”
竁的兩岸詞典解釋
竁 cuì ㄘㄨㄟˋ
詳細解釋
1.《書》挖地造墓穴。
周營甫竁,漢啟泉闈(唐‧褚遂良《唐太宗文皇帝哀冊文》)。
2.《書》墓穴。
凡葬大浮圖,無竁穴,其於用碑不宜(唐‧柳宗元《碑陰》)。
3.《書》孔洞;洞穴。
以鐵固鼓腹之竁,使極窄,即敲環入竁中(宋‧洪邁《夷堅丁誌‧卷十七‧琉璃瓶》)。
竁字的翻譯
bore
creuser un trou
セイ セ セン セツ セ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