竽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7AFD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9 畫

3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314314112

jyu4

8840.1

U+7AFD

E7ABBD

HMD

TGFJ

竽字概述

〔竽〕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9畫

〔竽〕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竹於)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竽〕字倉頡碼是HMD,五筆是TGFJ,四角碼是8840.1

〔竽〕字統一碼UNICODE是U+7AFD,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485,UTF8:E7ABBD

〔竽〕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竽的意思

yú ㄩˊ

基本解釋

古代吹奏樂器,像笙,有三十六簧。濫~充數。

詳細解釋

名詞

(形聲。從竹,於聲。從竹的字有時與樂器有關。本義:古簧管樂器。形似笙而略大) 同本義 。戰國時盛行於民間。

,竹三十六簧也。 《說文》。按,管樂也。調奇聲以耳異。 《荀子 · 正名》

竽瑟(竽與瑟);竽籟(指笙和簫)

Yu pipe, an ancient music instrument;

竽的國語辭典解釋

yú ㄩˊ

詳細解釋

樂器名。古代一種吹奏樂器,形似笙而較大,三六管,後減至二三管。

《周禮 · 春官 · 笙師》:“笙師掌教吹竽、笙……管。”鄭玄注引鄭司農雲:“竽,三十六簧;笙,十三簧。”

竽的兩岸詞典解釋

yú ㄩˊ

詳細解釋

吹奏樂器名。似笙稍大,原有36管,後減至23管。

竽字的翻譯

ancient woodwind instrument

Mundorgel

orgue à bou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