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字的意思和解釋
笠
⺮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7B20 CJK 基本漢字
笠字概述
〔笠〕字拚音是(lì),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1畫。
〔笠〕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竹立)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笠〕字倉頡碼是HYT,五筆是TUF,四角碼是8810.8。
〔笠〕字統一碼UNICODE是U+7B20,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520,UTF8:E7ACA0。
〔笠〕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笠的意思
笠 lì ㄌㄧˋ
基本解釋
①用竹篾或棕皮編製的遮陽擋雨的帽子。鬥( dǒu )~。竹~。草~。
②竹篾編成的笠形覆蓋物。~蓋。~覆。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竹,立聲。本義:笠帽,用竹箬或棕皮等編製而成。
2.同本義,也叫“鬥笠”。
笠,簦無柄也。 《說文》簦謂之笠。 《廣雅》何蓑何笠。 《詩 · 小雅 · 無羊》台笠緇撮。 《詩 · 小雅 · 都人士》
笠子(箬笠);笠蓑(鬥笠與蓑衣);笠轂(古代撐在兵車上的笠帽);笠簷(指笠帽周圍下覆冒出的部分)
bamboo hat;
3.關家禽的籠子 。
雞笠;鴨笠。
bamboo cage;
4.用竹篾編成的笠形覆蓋物 。
笠蓋;笠覆。
triangle cover;
笠的國語辭典解釋
笠 lì ㄌㄧˋ
詳細解釋
名
◎用竹皮或竹葉編成,可以擋雨遮陽的帽子。
《詩經 · 周頌 · 哀耜》:“其笠伊糾,其鎛斯趙。”漢 · 毛亨 · 傳:“笠,所以禦暑雨也。”唐 · 柳宗元《江雪》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鬥笠、竹笠。
笠的兩岸詞典解釋
笠字的翻譯
bamboo hat; bamboo covering
chapeau de pluie en bambou
リュウ か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