筘字的意思和解釋

kòu

⺮部 共12畫 上下結構 U+7B58 CJK 基本漢字

三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2 畫

6 畫

上下結構

314314121251

kòu

kau3

8856.3

U+7B58

E7AD98

HQR

TRKF

筘字概述

〔筘〕字拚音是(kòu),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2畫

〔筘〕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竹扣)組成。

〔筘〕字倉頡碼是HQR,五筆是TRKF,四角碼是8856.3

〔筘〕字統一碼UNICODE是U+7B58,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576,UTF8:E7AD98

〔筘〕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三級字表中。

筘的意思

kòu ㄎㄡˋ

基本解釋

織布機上的一種機件,經線從筘齒間通過,它的作用是把緯線推到織口。

詳細解釋

名詞

織布機上的一種機件 。舊式織布機上的是用竹子做成的,新式織布機上的是用鋼做成的,經線從筘齒間通過,它的作用是把緯線推到織口。

筘布(紗經過筘片所織成的布)

reed;

筘字的翻譯

a reed tool used in weaving to push the weft to the weaving mouth

コウ 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