箓字的意思和解釋
箓
⺮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7B93 CJK 基本漢字
箓字概述
〔箓〕字拚音是(lù),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箓〕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竹錄)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箓〕字倉頡碼是HNME,五筆是TVIU,四角碼是8813.2。
〔箓〕字統一碼UNICODE是U+7B93,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635,UTF8:E7AE93。
〔箓〕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的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箓的意思
箓 lù ㄌㄨˋ
基本解釋
①帝王自稱其所謂天賜的符命之書,作為禦製天下的憑證。
②簿籍。鬼~。
③道教記載上天神名的書。
詳細解釋
名詞
1.古代帝王自稱其受命於天的神秘文書。
高祖膺簫受圖,順天行誅。 張衡《東京賦》
籙圖(即圖籙,圖讖。預言吉凶得失的文字)
book of prophecy, esp. regarding dynastic fortunes;
2.簿籍。
隋政不綱,天下搖亂,公姓名已著謠籙。 《新唐書 · 許世緒傳》
book; record;
3.道教的秘文 。
符籙;籙練(謂修練道法);籙籍(指道教的秘文與仙人的名籍)
Taoist amulet;
箓字的翻譯
book
Diagramm (S), aufführen, auflisten
amulette, Amulette
ロ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