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7B95 CJK 基本漢字

一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4 畫

8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31431412211134

gei1

8880.1

U+7B95

E7AE95

HTMC

TADW06 TDWU98 TADW86

箕字概述

〔箕〕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竹其)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箕〕字倉頡碼是HTMC,五筆是TADW06 TDWU98 TADW86 ,四角碼是8880.1

〔箕〕字統一碼UNICODE是U+7B95,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637,UTF8:E7AE95

〔箕〕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一級字表中,屬常用字

箕的意思

jī ㄐㄧ

基本解釋

用竹篾、柳條或鐵皮等製成的揚去糠麩或清除垃圾的器具(通常稱“簸箕”)~帚。

簸箕形的指紋,不成圓形。鬥( dǒu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竹,其聲。本義:簸箕,揚米去糠的器具。

2.同本義。

,簸也。 《說文》自鄉而報之。 《禮記 · 曲禮》。注:“箕去棄物。”良弓之子,必學為 《禮記 · 學記》

箕帚(簸箕和掃帚。借指家務);箕裘(簸箕和皮袍。借指祖先的事業與遺產);箕舌(指簸箕底伸展向前之廣處,其狀如舌);箕斂(以箕收取。苛斂民財)

winnowing basket;

3.畚箕。用竹篾、柳條等製成的清除垃圾的器具。

帚也。 《廣韻》凡為長者糞之禮,必加帚於上。 《禮記 · 曲禮》

箕畚(畚箕);箕帚(畚箕與掃帚);箕掃(箕帚。掃除之具);箕掃(指執箕清掃);箕帚妾(持箕帚的奴婢,借作妻妾之謙稱)

dustpan;

4.指紋形狀之一種 。

箕鬥(人手上的指紋,分簸箕紋和羅鬥紋。簸箕形的叫箕,螺旋形的叫鬥)

loop;

5.星宿名 ,指箕宿,二十八宿之一。東方青龍七宿的末一宿。有星四顆。

維南有,不可以簸揚。 《詩 · 小雅 · 大東》

箕尾(二十八宿之一,青龍七宿的末一宿);箕水豹(二十八宿中的箕宿星)

name of constellation;

6.姓。

箕子(商代貴族,封於箕。曾勸諫紂王,被紂王囚禁。說見下)

動詞

1.箕踞 。古人席地而坐,伸開兩腿坐著,形狀如簸箕。

坐毋 《禮記 · 曲禮》。疏:“謂舒展兩足,狀如箕舌也。”

箕張(謂兩旁伸張開去如簸箕形);箕坐(箕倨,箕踞。叉開腿坐著)

squat;

2.另見 ji。

ji ㄐㄧ˙

詳細解釋

1.——見“簸箕”( bòji )

2.另見 jī。

箕的國語辭典解釋

jī ㄐㄧ

詳細解釋

1.篩米去糠的圓形竹器。

宋 · 陸遊《箕卜》詩:“持箕畀灶婢,棄筆臥牆隅。”

2.收集垃圾的器具。

《禮記 · 曲禮上》:“凡為長者糞之禮,必加帚於箕上。”

畚箕。

3.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青龍七宿的最後一宿,由四顆星組成。

4.姓。如漢代有箕堪。

聚、取。

《史記 · 卷八九 · 張耳陳餘傳》:“頭會箕斂,以供軍費。”

箕的兩岸詞典解釋

jī ㄐㄧ

詳細解釋

1.篩去米糠的圓形竹器。

簸箕。

2.盛裝垃圾的用具。

畚箕。

3.形狀像簸箕的指紋。

箕鬥。

4.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參見【二十八星宿】。

5.姓。

箕字的翻譯

sieve; dust pan, garbage bag; 7th lunar mansion, determinative star γ² Sagittarii (Alnasl)

Getreideschwinge, Kornschwinge (S, Agrar)​, Kehrblech, Kehrschaufel, Worfschaufel (S)​, Schleife beim Fingerabdruck (S, Bio)​, Sieb (S, Agrar)

pelle à ordure, empreintes digitales constituées de lignes non spiralées

キ 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