箦字的意思和解釋

⻉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7BA6 CJK 基本漢字

二級漢字 通用字

⻉ 部

14 畫

10 畫

上下結構

形聲字

31431411212534

zaak3

8880

U+7BA6

E7AEA6

HQMO

TGMU

箦字概述

〔箦〕字拚音是(),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4畫

〔箦〕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竹責)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箦〕字倉頡碼是HQMO,五筆是TGMU,四角碼是8880

〔箦〕字統一碼UNICODE是U+7BA6,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654,UTF8:E7AEA6

〔箦〕字在《通用規範漢字表》二級字表中,屬次常用字

箦的意思

zé ㄗㄜˊ

基本解釋

竹編床席。

詳細解釋

名詞

1.形聲。從竹,責聲。本義:竹席。

2.同本義。

,如今北道以暠鞨薦床,古人質素如此,後加以席,其席示謂之,床亦謂之 《說文通訓定聲》

簀床(沒鋪竹席的床。泛指床)

bamboo bed;

3.粗篾席。

雎詳死,即卷以,置廁中。 《史記 · 範雎蔡澤列傳》於屋下懸,令雞宿上。 《農政全書》

mat made of thick bamboo strips;

箦字的翻譯

bed mat; mat

Schlafmatt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