箯字的意思和解釋
箯
⺮部 共15畫 上下結構 U+7BAF CJK 基本漢字
箯字概述
〔箯〕字拚音是(biān),部首是⺮部,總筆數是15畫。
〔箯〕字結構是上下結構,可拆解為(⿱竹便)組成,造字法是形聲字。
〔箯〕字倉頡碼是HOMK,五筆是TWGR06 TWGR98 TWGQ86 ,四角碼是8824.6。
〔箯〕字統一碼UNICODE是U+7BAF,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基本漢字),十進製:31663,UTF8:E7AEAF。
箯的意思
箯 biān ㄅㄧㄢ
基本解釋
①〔~輿〕竹製的輿床,如“~~卻走垂楊陌。”
②盛飯用的竹器。
詳細解釋
名詞
◎竹製的便轎。
箯,竹輿也。從竹,便聲。 《說文》上使泄公持節問之箯輿間。 《史記 · 張耳陳餘列傳》。注:“編竹木以為輿,如今之食輿矣。”
箯輿(竹輿;竹轎)
a bamboo sedan;
箯的國語辭典解釋
箯 biān ㄅㄧㄢ
詳細解釋
名
1.竹製的轎子。
《說文解字 · 竹部》:“箯,竹輿也。”
2.用竹子編成,用來盛飯的器具。
漢 · 史遊《急就篇 · 卷三》:“𥫱篅箯筥䉛箅篝。”唐 · 顏師古 · 注:“竹器之盛飯者,大曰箯,小曰筥。”
箯的兩岸詞典解釋
箯字的翻譯
bamboo palanquin
chaise à porteur en bambou
ベン ヘン あおだ あんだ